龙图论医 中医古籍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龙图论医 中医古籍出版社精美图片
》龙图论医 中医古籍出版社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龙图论医 中医古籍出版社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0174538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2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2.00
  • 纸张:轻型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结合他对《周易》《道德经》的理解,以及对《黄帝内经》的熟谂,对中医进行详尽解读。全书语言平实,逻辑严谨,完整地讲述了传统中医的思维模式,以及辨症施治的实践经验,不禁让人感叹:“中医原来如此!”作者立愿弘医,将多年心血集成之医论,及久经试验之良方公诸于世。书中一方一论都是万金不易。本书对于理解中医、建立中医的思维方式极有助益。


书籍目录:

缘起 / 001我与中医的渊源 / 002针灸小谈 / 00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论治 / 017究竟是谁得了癔病? / 020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 035门径 / 045《孙子兵法》与中医 / 046《道德经》与中医 / 051谈方之“王道”与“霸道” / 053易医启蒙 / 055高烧不退一例 / 057大道甚夷 / 060怎么学中医 / 068我来医病入膏肓的中医 / 072宗旨 / 077中医学习次第 / 078世界观 / 094阴阳 / 102五行 / 111脏象 / 120经脉 / 127色脉 / 131针药大要 / 138病例 / 141药方 / 150求经 / 157《素问》选注 / 158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 158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 163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 167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 171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 174阴阳离合篇第六 / 181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 184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 186五藏生成篇第十 / 191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 194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 197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 198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 200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 202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 205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 208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 210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 213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 216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 219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 221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 222示从容论第七十六 / 224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 226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 228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 230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 233初学论病 / 237血压 / 238糖尿病 / 249慢性乙肝论治 / 254思路 / 259


作者介绍:

吴见非,出身中医世家,与中医有很深的渊源。他精研易道,旁通医理,可依《周易》遣方用药。他刻刻关注病患之艰难,深深寄望中医之复兴,立愿弘扬医道,用心良苦精诚。著有《文明的对话》等作品。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孙子兵法》与中医前言:用药如用兵。太公曰:未见形而战,败之道。病亦有形。形乎形,工独见,形就是病在脏象经络间的情状。先战而后求胜,败之道也。用药不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把握、无胜算就用兵,反为所乘。必须先胜而后求战。可见,学兵法就是学医,将会自然暗合于医。试述如下:一、庙算太极要知病者之情,明病势与正气之优劣胜败,而立一周全完整的对治方案。思考得越周密,就越有主心骨。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良医活人,庸医杀人,也是生死存亡之事。医贵与病者两神合一。病不许治,病必不治。将不听吾计,去之。二、阴阳持枢治病也要贵拙速,不贵巧久,不然会反变。或者渐渐药不胜病,或者病势与药力迁延,久耗精气,而致坏症。只要是攻病,必须作此虑,一鼓作气,再鼓衰,三鼓竭。凡是需要用持久战的,都是沉疴或正气极弱,得药援助也不足以平之,只能借于主客地位谋求国胜,这时慎无益其病势,而必培正图强,《脾胃论》则其理。三、三才人谋人谋为本。医生就是将领,而病人的精气就是兵马,药物就是武装。兵马之命悬于将手。病人的体质状况只是兵马雄壮与否,关键是将之谋略。庸将乱军毁国,庸医乱身杀人。先要立医略制胜之心,而不能见病人好就武进,见病人坏就萎靡。强者可以使弱,弱者可以使强,胜在将谋。凡治病,不得以病太久为托词。无论新病久病,都有一个病势,新可败之,久也可败之,在于谋攻是否得当。所以对于病势而言,无新旧一说,只有轻重虚实之别。轻有轻的治谋,重有重的对策,谋得一朝都除。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夺病之资粮、政令地位,就能让病无用武之地,自然降服。很多时候用阴阳五行的生克承制关系就能办到这一点,不攻邪而邪自尽。其次伐交,使病失其助与,孤立之,防范之,则病势屈。其下攻城,西医一路杀灭、手术之路。攻城日久,兵老师疲,国内空虚,必遭反噬。以谋为本之攻病,先有制胜之大略,则其胜于病简易。人只知其胜病之形,却不知其有制胜,无所容其病势之变化逃遁。四、形(木)立于不败待敌之可胜。病暂未可胜,或欲除病邪,须先防病之传变,又调三部九候,使之不败,然后搜邪攻击。治病用药要先立在无过之地,即使不能成功也要有益无害,有忧虑疑惑的药物不能擅用。要是不能靠兵战取胜,就要谋求国胜。国胜,地生度量,强其国本后备力量,而致必胜。例如苏德战争,苏军不能击败德军,就要动员和依托强大的后备实力渐渐反胜。这个举国之力的后备、实力起来了,即立于不败。用药也是。如病势沉重,必使生化兴人身精气渐旺,即寻求于国胜,然后度病势可胜则攻战之。立军形要先立此不败,所以讲根据地。对于病势而言,若病气是游走性质的,就易于胜之;若其在有积的情况下步步进取则难对付,如肿瘤。五、势(火)任势以奇正。总之是要使一发攻则有千钧之力。力从何来,其势险,其节短,有势能而短距离爆发。要形成对敌的那种内蕴之势,发而加之于敌则不可抵抗。治病不要轻易与病势输攻拒守,要知逆从之理,善于诱导,因势而动。与邪留出路,即是任势之例。蓄势、任势都能体现于方中。堂堂之药阵,君臣佐使分明,势就在其中。要是连个君药都没有,号令不明,势从何来。药少则功专,势乃不分;药众而乌合,反而失势。又要有引经之使,使其威势能聚向一点,不然经过经脉相灌之循环而达病所,其节太长,早就衰弱无力了。六、法(土)以实击虚,是兵战的根本法则。致人而不致于人,形人而我无形,造成敌虚而我实。致人而不致人,居于主动,应天;形人而我无形,备化无象,法地。土法天地而生万物,故能神其变化。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正是以实击虚。尽兵战之道,虚实二字。治病也讲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为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若直接补虚泻实,直补则其本就气馁而可能不受纳,还可能形成依赖;直泻则可能伤其与邪拮抗的真气,邪未必尽去而真气更弱,邪反盛。缺胰岛素长期补之,大谬,脾反不运。致于人,时时备、处处备,则处处虚。致人之道则不如是。例如木实泻火,则木当移其精气去生成泻走的火,木减,又火削则金强,金强则木势屈。又如木虚补水,则水有余力去生成更多的木,木增,又水益而演土,水土演而木生。故致人之道,能为虚实之主。病客于身,人身脏象经络发生一系列虚实变化,实则往往邪客之。先调治虚处,使病邪不能乘于正,再泻其经络之客邪,则邪势孤。经络邪气受泻,则其要移动大本营或其它处的喽罗来重新盘踞。几副药下去,邪气衰竭不能盘踞要津了,也就失去了布政的资格。既不能布政,则失势易擒矣。轻一点无大积的病自然就好了,无需再着力,正气日进而邪尽消散。与病邪斗争,不能跟着它的指挥棒转,这里有迹象,治这里,这里还没治好,那里又冒出症状出来了。致人而不致于人,要主动,吸引病气来与药力作消耗,无使其盘踞巢穴。孙膑曰:必攻不守。你看《汉武大帝》电视剧,坚城车卒以守匈奴,不是个办法,以骑兵变守为攻,才得主动。并不是说不守,而是以攻为大战略原则,攻则致人而不致于人,敌要处处备而处处虚。故而治病贵祛邪之术,而畏其入于膏肓。七、权(金)争利而形成对敌之优势,必杂于利害而审之,借迂直之计以达成之,故须权衡。此非审平之心不可得。我利则敌害,敌利则我害,故争其权,以扼制敌手。在病势与治病两方之间,必定有一关键枢机,得之则药力助正气转运而病势无能为矣。不找到这个枢机,在小处与病势全力抗争是不顶用的,虽有小得,反而使病情顽固化、深入化。有很多病刚开始有点效果,后来反而没动静了,都是因为没有取得这个关键枢机,把病人的正气通过药力的鼓充用在了无足轻重的方向。病邪为小人,见抗衡必肆虐,其性更加褊厉。病人正气疲乏,精神不能复振,过不了多久,病形依旧恢复,而且再也难以挫动。善战者不争。不争各种次要的东西,而反以其为饵以求得掌控最本质关键的利害枢机。若争,则同时也激发了敌人争夺的气力而使其强盛,还可能会落入被敌人牵着鼻子走的境地。利能生害,害亦能生利,唯迂直之计能趋利而避害。如辛味补肝,辛本为金而害于木,但德为发散却又合于木令,能使木气争发而趋盛,害中反生利。治病用药要有步骤、有环节设想,从而为取得枢机创造有利条件,取得之后病情就拿捏住了。不能一步到的要分步走,以迂为直。例如肝郁有火,怎么办?可先泻肝火,再疏肝气补肝阴,井井有法。一个方子,各种药有利有害,也要互相制衡,使害有制而凸显利益。八、变(水)变通之道。水主润泽,因地制流。同是一个病机,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治法可能接近不同。拘执者死守框框,或者受性格偏才影响,不能灵活变化,就会失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中医没有教条。教条色彩重了,精华也就丧失了。将用兵不能受制于君,就是因为可能受束于君的旨意教条而不能因情势而变。将不知变,则有六败。有些古病到今天变了卦,不知斟酌损益,就是用古方也未必管用。对这个人管用,对那个人可能无效。不同的时代疾病都有不同的信息标记。只有经旨以及论著的精华格言才是万变的宗要,其余都只能作为善变的借鉴启发。蒲辅周对同一传染病各人之方都不相同,传为美谈。《道德经》与中医一、《道德经》有辩证法。一个事物到了特别其表象与实质往往相反。如大智若愚之类。阳极似阴,阴极似阳。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如病人肾阴将竭,反见打冷战、哆嗦,阳极似阴。又如中寒隔阳之症,好像在发烧,阴极似阳。又伤寒重而高热,重阴必阳。冬天手下冷水,一会儿手反觉火烧火燎。伤暑则热重而反有寒象,牙关紧咬、闭塞之状,重阳必阴。二、本宗于一阳秘守阴是得一之途,合于道。或言五禽戏善引四末之类,此皆阳为阴之导引,为其守护活动,而非偏著于阳。人有一生成日新之机,也有一日弊之机。毗阴向阳,则早壮而衰;阳秘守阴,则能长生。阴阳得一,则能去故就新,而得真人。病之渐有二,一是逐物欲荣华等阳象而伐其阴本,而见阳亢病;一是阳不能秘而伤阳亡阳,而见阴沉病。人们通常都是毗阴向阳的,不愿卑辱要高贵等,与道相悖。上古有道而不病。衰世之人,与道德相失,莫谈得一,其极竟至于阴阳分崩,竭阴、脱阳之类。补益之道,善补阴者,必借于阳,善补阳者,必借于阴。如六味丸之补阴,不若加减八味之峻补,借于肉桂。金匮肾气补阳,先借于六味之滋阴。皆暗合阳秘守阴之大宗。丹溪言: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其见人伐其阴本,而制补阴之法。为物欲外向之人多为此病,世之常态。彼时之人以士农为主,人心扰动尚未太过,故其时真正阴虚者并不广。后人张景岳等斥之。丹溪补阴之法不知借于阳之使、阳秘之守,与道有违,故未确当。景岳之时,正是明清小冰期,气候寒,阳常被害,故其不知自己已经矫枉过正。沿至清末郑钦安,偏而至极。现在已是温暖期,今时之人以工商为主,以浮躁逐欲为尚,与道德相失甚远,阴虚之人多见。阴虚者地黄之类,阳虚者附子之类。今人滥用郑氏之法往往杀人。今人之病常为阴虚有火,八味丸偏于阳,六味丸补阴有弊,其唯加减八味之变化乎。霸王方出在此处。阳虚者往往是沉滞内向之人,此得之有所亡失。亡阳当思补牢,要有秘阳之先虑。补阴是常,鼓阳是变。一鼓作气、再鼓衰、三鼓竭,故而不发其阳则已,一发则当鼓之舞之以尽神。三、治病必本于道,治病之心法亦本于道德。“盗亦有道”,必以道服之。治非其道,邪气不服,病就不去,甚至变本加厉。必须要看到各种迹象、病史、性情背后致一的东西,然后用大道的根本法则加以调治。期在损有余而补不足,使其得一,使其阴阳调和,则生生日新,病形日去而不变症反复。不要轻易搞心狠手辣、眼疾手快之术,除非见其机而利在速决。治病有从容无为之道,常思顺应。例如寒在太阳,人体发热欲汗之出,加一把火就好了。此时见热而用扑灭之法也可能治愈,但是迁延伤真。又如我治那个肾病患者,立足于其阴阳缔造之生,不治水而水服。乃至于济生肾气汤也在此含义上略加导水,平平淡淡,反而是治水之利器。若日思猛药奇兵以治之,则非正法。阴平阳秘,使阳守阴,为阴之正,为之敷演生化,就是道之常。知常曰明,妄作者凶。故治病必察道德之得失。例如今人之病,湿中有火之病多。几种优选疾病都与此大有干系。人们物欲无穷,耗其静顺之水德,水不足则湿气盛火动。就天气而言,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水德不足意味着湿气之昌、火气宣布,因此洪水肆虐、地震火山爆发。就饮食而言,碘盐是罪魁祸首,碘为艮卦,应湿气,再加常服催肥之食品、含氯之自来水,湿能不昌么?大气污染,温室气体应火气,火能不作么?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其中人物善於用計使詐,處心積慮、勾心鬥角,作為應該“知天命”的老人應該安度晚年,不能整天想着算計別人,對自己身心無益。(摘自维基百科)


1. 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

2. 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

3.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4. “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

5. 玄德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

6. “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

7. 只有李儒抱病在家,不能出迎。

8. “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

9. 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

10. 遂邀腾入书院,取诏示之。腾读毕,毛发倒竖,咬齿嚼唇,满口流血。

11. “此微何人所作?”洪曰:“闻是陈琳之笔。”

13. 衡当面脱下旧破衣服,裸体而立,浑身尽露。坐客皆掩面。衡乃徐徐着裤,颜色不变。

14. 平知事已泄,纵步向前,扯住操耳而灌之。操推药泼地,砖皆迸裂。

15. “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

16. “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

17. 滚鞍下马。

18. 所杀八万余人,血流盈沟,溺水死者不计其数。

19. 授乃于营中盗马,欲归袁氏。操怒,乃杀之。授至死神色不变。操叹曰:“吾误杀忠义之士也!”

20. 丰曰:“吾固知必死也。”狱吏皆流泪。丰曰:“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

21. 如迅风之扫秋叶也。

22. 遂令曹不纳之。

23. 操到易州时,郭嘉已死数日,停柩在公廨。

24. “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磋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25.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26. 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

...


諸葛亮五出祁山

木門道弩射張郃

諸葛亮六出祁山

空明造木牛流馬

孔明火燒木柵寨

孔明秋夜祭北斗

孔明秋風五丈原

死諸葛走生仲達

武侯遺計斬魏延

魏折長安承露盤


宦官闻知大惊失色,即入内奏帝,细言前事。后主惊讶曰:“似此,如之奈何?”宦官曰:“可诏还成都,削去兵权,免生叛逆。”后主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蒋琬出班奏曰:“丞相自出师以来,累效大功,何故宣回?”后主曰:“朕有机密事,不睹面,不可言之。”即遣使持节诏出内。


孔明大赏三军已毕,回至成都,入见后主,奏曰:“老陈除了岐山,欲取长安,忽承陛下召回,有何大事?”后主曰:“朕久不见丞相之面,心甚思慕,故诏回还,余无他事。”孔明曰:“此非陛下本心,必有乱臣言臣有篡逆之意也。”后主无言以对。孔明曰:“若内有奸邪,臣安能讨贼乎?”后主曰:“皆宦官所言,取丞相回还。今日朕茅塞方开,悔之不及已!”孔明遂唤众宦官问之,方知是苟安也,急令人捕之,已投魏国去了。孔明将妄奏的宦官杀之,余皆废出宫外;又深责蒋琬、费祎曰:“奸臣于天子前害吾,汝等何不谏之?”二人告越:“此言实不知之。”孔明遂拜辞后主,复到汉中……


又深责蒋琬、费祎等不能觉察奸邪,规谏天子。二人诺诺服罪。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从上古以来,就有两条线索,一是黄帝医道一路,一是文王孔子一路。初不分家,后分为道、儒。医道上求智慧,下救苍生,是观世音菩萨的作略。儒贤以智慧经时济世,是文殊菩萨的作略。如今只有归根复命,才能再启生机。现在读《内经》为何难以透彻其理?是因为我们缺失了应有的思维模式,也失去了那个时代的语境,不知其然,更不知所以然。当今有志于医者,先要具备中国文化的资粮,无资粮者不成为医。人有多大的愿力,就有多大的智慧,“学不际天人,尚不如无学”。道通天下,若从中国文化一路而去,必能通达中医,此所以示来者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速度慢(367+)
  • 实惠(148+)
  • 速度快(156+)
  • 品质不错(120+)
  • 图书多(99+)
  • 快捷(286+)
  • 愉快的找书体验(425+)
  • 一般般(456+)

下载评价

  • 网友 权***波: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温***欣: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訾***雰: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辛***玮: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方***旋: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邱***洋: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冷***洁: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林***艳: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权***颜: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田***珊: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谭***然: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戈***玉:

    特别棒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