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方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理解与方法精美图片
》理解与方法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理解与方法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01024965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9
  • 页数:290
  • 价格:78.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诠释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成为西方哲学的一门显学,汉语学界的译介和研究已有40年之久,近年来呈现出中西诠释传统的比较、会通与创新的局面。诠释学发展至今,众多的方案和主张形成彼此融合互补的趋势,但也不乏诠释理念上的抵牾冲突,诠释学的发展还面临着新的问题与困境,故而本书“走在理解的途中”,以“理解”和“方法”的关系为主要问题意识,力求在更加全面的视野之下审视诠释学的方法论及本体论转向问题,把这一问题放到诠释学与整个现代科学方法论之间的亲和、张力乃至冲突中重新思考和定位。本书追溯检视从维柯、德国浪漫派经由狄尔泰直到伽达默尔等人的诠释学发展路径,探讨当代西方诠释学关于理解与方法的争鸣交锋,并简要勾勒了华人学者对中国诠释传统的反思与建构,在历史考察与现今交叉视角的纵横维度上,探索真理与诠释、理解与实践、诠释与方法的关系,尝试提出一种更加恰当的诠释理念,思考未来诠释学发展的合理走向。


书籍目录:

序 作为方法论的诠释学与精神科学

前言

第一章 人文科学的奠基及其方法论探索

第一节 现代科学方法论检视

一、科学方法论的确立

二、人文领域的科学化、方法化

第二节 维柯的现代人文科学奠基

一、开启人文科学认识论一方法论的诠释学转向

二、共通感和人文教育:通向诠释学本体之维和实践之维

第二章 技术还是艺术?——浪漫派诠释学

第一节 浪漫诗、阅读与批评:现代诠释学的原初建构

一、文本:“断片”与“综合”

二、批评的艺术和感觉的塑造

第二节 一般诠释学的创立及其向语文学领域的回返

一、作为“技艺学”的一般诠释学

二、一般诠释学向语文学领域的回返

第三章 精神科学的自我确证之路

第一节 学科定名与划界争议

一、从“人文科学”到“精神科学”

二、“精神科学”vs.“文化科学”

第二节 精神科学的方法论重构

一、描述的、分析的心理学

二、心理学能否成为方法论基础?

三、文化科学的客观性追问

四、理解与体验:精神科学和诠释学的交汇

第四章 哲学诠释学视域下的理解与方法

第一节 “反对”方法

一、伽达默尔的浪漫派诠释学解读

二、对浪漫派诠释学的批评与辩护

三、哲学诠释学对浪漫派诠释学的扬弃

第二节 诠释学的实践之维

一、诠释学起源上的实践特征:古典语文学和圣经注释学

二、哲学诠释学的具体化概念和实践智慧概念

第三节 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

一、理解的本体论转向

二、语言的本体论转向

第五章 人文传统的回归与超越:理解和自我理解的展开

第一节 经验概念的诠释学考察

一、经验、科学与方法:科学方法论中经验概念的偏狭使用

二、从黑格尔的意识经验到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经验

第二节 审美经验作为诠释学经验的范例

一、“审美区分”批判

二、“审美无区分”:艺术作品和艺术经验

三、从艺术的消逝性到艺术经验的同时性

第三节 经典与经典意识

一、“古典”的尺度在于“经典”

二、古今之争与经典意识

第四节 诠释学的教化和教化的诠释学

一、传统作为异化和教化的世界

二、教化与理解

三、教化诠释学的理论向度和实践归宿

第六章 诠释学的当代争鸣与理论交锋

第一节 当代方法论诠释学的新崛起

一、贝蒂、赫施:客观性和有效性之追寻

二、哈贝马斯:交往、批判与商谈

第二节 哲学诠释学和方法论诠释学的交锋

一、关于含义的同一性问题

二、批判之方法vs.效果历史之本体

第七章 走在理解的途中

第一节 探索新的可能性:一种反方法的方法

一、哲学史上的“外在方法论”批评

二、从“外在的方法”到“内在的方法”

第二节 理解之路的求索与反思

一、中国诠释传统的当下反思

二、理解概念界定的新尝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牛文君,女,德国耶拿大学哲学博士,海德堡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华东师大诠释学研究所负责人,兼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诠释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常务理事, Brll出版社“Jena-Sophia.Studien und Editionen zum deutschen Idealismus und zur Frühromantik”(德国观念论和早期浪漫派)系列丛书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学术兴趣为诠释学、德国哲学。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人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诠释学与人文科学的逻辑”等项目。已出版一部德文专著(Hermeneutik gegen Methode Probleme und Perspektiven,K?nigshausen & Neumann,2015),发表中、德、英文论文约30篇,并发表译文(德译汉、英译汉)多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理解与方法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理解与方法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理解与方法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诠释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成为西方哲学的一门显学,汉语学界的译介和研究已有40年之久,近年来呈现出中西诠释传统的比较、会通与创新的局面。诠释学发展至今,众多的方案和主张形成彼此融合互补的趋势,但也不乏诠释理念上的抵牾冲突,诠释学的发展还面临着新的问题与困境,故而本书“走在理解的途中”,以“理解”和“方法”的关系为主要问题意识,力求在更加全面的视野之下审视诠释学的方法论及本体论转向问题,把这一问题放到诠释学与整个现代科学方法论之间的亲和、张力乃至冲突中重新思考和定位。本书追溯检视从维柯、德国浪漫派经由狄尔泰直到伽达默尔等人的诠释学发展路径,探讨当代西方诠释学关于理解与方法的争鸣交锋,并简要勾勒了华人学者对中国诠释传统的反思与建构,在历史考察与现今交叉视角的纵横维度上,探索真理与诠释、理解与实践、诠释与方法的关系,尝试提出一种更加恰当的诠释理念,思考未来诠释学发展的合理走向。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章节完整(662+)
  • 经典(500+)
  • 书籍多(281+)
  • 体验还行(66+)
  • 无广告(56+)
  • 赚了(542+)
  • 书籍完整(323+)
  • 小说多(407+)
  • 内容完整(73+)
  • 体验满分(99+)
  • 简单(318+)
  • epub(346+)
  • 愉快的找书体验(192+)

下载评价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屠***好:

    还行吧。

  • 网友 居***南: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家***丝:

    好6666666

  • 网友 隗***杉: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焦***山:

    不错。。。。。

  • 网友 马***偲: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