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兴亡极简史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国历代兴亡极简史精美图片
》中国历代兴亡极简史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国历代兴亡极简史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2914343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4.90
  • 纸张:轻型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读懂中国历代兴亡史


内容简介:

本书分十章,以朝代更迭为顺序,以史料为基础,总结中国历代王朝经历由兴到亡的经验、教训。在历史的长河中,王朝的更迭,看似同一命运之反复——政治清明廉洁,惩治贪污腐败,则兴;横征暴敛、吏治败坏,则亡。但探究个中缘由,旧王朝的覆灭与新王朝的建立,并不是新瓶装旧酒,具体到各朝,则各有不同。本书通过对历代王朝兴亡轨迹的梳理,探寻“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到历史的警醒。


书籍目录:

章 绪论

读史: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 1

中国从秦朝统一天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间经历了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撇开大分裂、大动荡的三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不论,从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民国来看,历代从兴到亡,或则十数年,或则二三百年,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旧朝代的结束,预示着新王朝的开始,若干年后,新王朝又成旧王朝,再被下一个王朝取代,历史重回起点。风水轮流转,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管窥历代统治者的生存舞台,探寻历代王朝兴亡的轨迹,透过其成败、得失、兴替的表象,探索渐行渐显的内在规律,寻找若隐若现的因果关系,从中可以得到诸多启示与借鉴。

一、著名的延安“窑洞对”   3

二、中国历代兴亡的命运悖论  5

三、兴亡周期律因果探源  9

第二章

三代——兴亡之始 12

夏、商、周三代,一次次黄袍加身,一顶顶王冠落地,尽管各自有着不同的崛起与败亡的原因,但无疑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废兴规律可供追寻。每一次王朝更迭和政权易手,仿佛在上演似曾相识的一幕。有的盛极一时,勃然而兴,迅速崛起,但却好景不长,瞬息而亡。有着强大无比的政权,似乎没有任何力量与之抗衡。兴,何以兴?亡,何以亡?王朝废兴的原因和规律究竟何在,这是中国历代王朝政权必然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文明初始   14

二、夏桀暴政亡国  17

三、“成汤革命”  19

四、纣王无道  23

五、周公制礼安邦  27

六、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33

第三章

秦王朝——勃兴猝亡 37

秦帝国统治时间仅15年(前221—前206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乃昙花一现,但作为中国历史上个大一统王朝,其在政治体制、经济建设、军队管理、吏治建设等方面的实践,都具有开创性。南宋理学家朱熹说,大凡以前没有人做过的事情,要做开创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秦王朝虽然国运短祚,但无论其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对于后世来说,都弥足珍贵。其在如何防止官僚队伍的腐败化,保证官僚机构高效、有序运行这一历代王朝所面临的永恒课题方面,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研究、思考和借鉴。

一、短祚王朝   39

二、“焚书坑儒”  41

三、《为吏之道》  45

四、伟大的创举  47

五、民心为何缺失  49

六、秦朝兴亡的启示  52

第四章

大汉王朝——在辉煌中走向灭亡 54

汉朝分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西汉以汉武朝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刘邦立国后,推行轻徭、薄赋、节俭、省刑的惠民政策,又经文景两朝近40年的经营,政权达到黄金时代。汉武帝虽然是一位英主,但在东征西讨之时却又奢侈无度,将文景时期积累的财富挥霍一空,使得臻于极盛的武帝朝实际成为西汉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武帝晚年虽然也表示悔过,但民众对刘氏皇室已失去了信心,以致出现王朝戏剧性易主。

东汉以汉和帝末期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统治者特别重视对官吏的选拔,通过察举、贤良对策等方式选取贤才,吏治比较清明。后期皇帝都是年幼即位,被外戚、宦官玩弄于股掌之中,社会黑暗,吏治败坏,社会风气日益腐败。王朝逐渐走向灭亡。

一、汉初“无为而治”   56

二、“文景之治”  64

三、汉武帝自毁  69

四、王莽篡汉  79

五、“光武中兴”  88

六、走向灭亡  93

七、汉朝兴亡的启示  98

第五章

隋王朝——兴于俭亡于奢 101

隋朝是在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之后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之后,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建立起一套较为严密的制度。如中央政府的三省六部制,地方政区的州、县二级制,选拔人才的科举制,以及地方官由中央任免制等等,无不与吏治建设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杨坚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文化发展也很快。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一反乃父节俭的作风,大兴土木,不但破坏了文帝时期建立起来的政治秩序、耗尽了隋文帝积累下来的财富,还玩丢了隋文帝辛辛苦苦开创的大隋江山。

一、短祚王朝   103

二、隋文帝节俭治国  104

三、隋炀帝的功与过  112

四、隋朝兴亡的启示  117

第六章

大唐帝国——从神话中的坠落 118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共289年。唐朝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向上发展时期,后期则为日渐衰落时期。唐代前期包括从唐高祖李渊建唐起,到唐玄宗李隆基末年止,经历了7个皇帝,共130年。这段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取得了较高成就,唐高祖李渊、武则天和唐玄宗李隆基统治的前期,也都有许多称道的地方。但此后的唐王朝则陷入吏治败坏,军阀混战的泥潭难以自拔,致使大唐帝国的神话迅速走向破灭,大唐帝国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一、唐初的吏治   120

二、“贞观之治”  122

三、唐高宗并非一无是处  134

四、武则天铁腕治吏  139

五、唐玄宗前后判若两人  142

六、帝国神话的破灭  151

七、唐朝兴亡的启示  161

第七章

大宋王朝——物欲横流的时代 164

宋朝有320年的历史,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夺后周政权,建都汴梁,到“靖康之乱”,宋廷统治者从江北逃往江南,栖息临安,直至“崖山海战”,陆秀夫背赵昺跳海自尽。建都汴梁的宋廷史称“北宋”,栖身临安的宋廷史称“南宋”。

宋朝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全被物欲横流的气氛所笼罩。中国古代吏治败坏不仅在政治上与专制政体联系密切,在思想上与物欲横流也息息相关。专制和腐败是一对孪生兄弟,专制体制必然产生腐败,腐败必然依赖于专制体制。专制为腐败滋生提供条件,物欲横流推动官场腐败进一步恶化。

宋朝极贫,不是经济不发达,而是政府将巨额财富进贡给了异族;宋朝极弱,不是没有军队,而是军队没有战斗力,将帅只知敛财,不识战阵。指望一支腐败的军队保家卫国,那是天方夜谭了。

一、物欲横流的时代   166

二、太祖、太宗对吏治的贡献  170

三、“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177

四、北宋后期积重难返  187

五、南宋吏治败坏失江山  190

六、宋朝兴亡的启示  202

第八章

元朝——无制度的朝代 206

蒙古乃马背上的民族,对汉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于马背上得天下,却又希图在马背上治天下,由于对儒家文化缺乏认知,导致治国理论出现缺失,政治制度少有章法,故被后人称为“无制度”的朝代。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使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元朝承辽金之遗法,揽南宋之制度,结合本身之习俗,形成其独特的政治体制,在吏治建设方面,元朝自成体系,特别是在官吏监督方面颇有建树。但元朝国祚较短,而且对官吏贪赃枉法、搜刮聚敛缺乏有效的制裁措施,吏治腐败程度较为严重。

一、无制度的朝代   208

二、元初吏治逆天而行  210

三、贪风四起与吏治整顿  215

四、元朝后期的社会腐败  220

五、元朝兴亡的启示  225

第九章

明朝——整饬吏治高歌猛进 230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惩治贪官污吏力度、用刑酷、杀戮多的一个朝代。掀起这股反贪风暴的人是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疾贪如仇,除贪务尽,声称要杀尽天下贪官,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杀皇侄、惩驸马、戮勋臣、处窝案,向贪官污吏打出惊世骇俗的组合拳,为明初赢得了一百多年吏治清明的安定局面。

明朝中、后期,朱元璋及其后继者苦心经营起来的反贪机制逐渐遭到破坏直至全面瘫痪,基本上失去防腐反贪的作用,结果出现贪官污吏横行天下的乱局。当崇祯皇帝铲除以魏忠贤为首的贪污官僚集团之后,大明王朝这座大厦已从头烂到脚,再无回天之力。

一、明太祖严惩贪官污吏   232

二、明成祖倡廉肃贪    249

三、“仁宣之治”  251

四、英宗时期为拐点  254

五、中后期的吏治  258

六、明朝兴亡的启示  284

第十章  

清朝——君主专制后一曲挽歌 286

清朝是中国历后一个封建王朝。当时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族完成向封建化的过渡还为时不久,大清贵族还保持着封建地主阶级在上升时期的某些朝气,同时也保持着八旗制度下贵族之间的某些民主。清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位皇帝,又都是励精图治的皇帝,因此出现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稳定发展时期,这就使清朝统治者有较充分的条件与可能,总结历代封建统治者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加强和巩固其统治。实行廉政,整饬吏治,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已是日薄西山,封建社会的一些弊端积重难返,这些弊端爆发之后如溃堤之水,势不可挡地泛滥成灾,终葬送了大清王朝。

一、谁葬送了“康乾盛世”   288

二、腐败与烟毒交相为恶  307

三、侵吞军费酿国耻  315

四、光绪不做亡国之君  321

五、后一曲挽歌  326

六、清朝兴亡的启示  336


作者介绍:

余耀华,湖北省鄂州市人,市第七届政协委员、史学专家、高级经济师、湖北省作协会员、市作协副主席。

出版学术专著三部,其中《中国价格史》(2013年再版)2004年获中国价格理论研究奖:“薛暮桥价格研究奖”,受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志接见并亲自颁奖。

出版著作30余部,包括:《五代那些事儿》、《大宋帝国》、《民国那段日子》、《历史的六个面孔》、《大汉使臣张骞》等,其中《千古相:管仲》、《范蠡—从兵家奇才到东方商圣》分别入围第八届、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讲述千秋治理的悲喜故事  探寻历代王朝的兴亡轨迹

本书是一本历史通俗读物,探讨自夏商周到清代中国历代王朝兴亡的缘由。作者认为从表面上看,历代王朝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同一命运之反复。透过现象,探究个中缘由,却又不难发现,新王朝的建立,旧王朝的覆亡,并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隐藏着不一样的东西。横征暴敛、吏治败坏、贿赂公行是历朝走向灭亡之共性,具体到各朝,侧重点则各有不同:秦、隋亡于暴君暴政;东汉、唐、明亡于*腐朽的宦官专权;元亡于吏;宋亡于冗官冗政冗员与军队不会打仗;清亡于腐败与闭关锁国。

 本书通过对历代王朝兴亡轨迹的归纳、分析,从中探寻吏廉则政清,腐败则亡国的因果关系,参悟兴与亡的历史信息,读懂中国历代兴亡史,让读者获得历史的启示。也可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教育读本。


书摘插图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五星好评(654+)
  • 引人入胜(656+)
  • 章节完整(507+)
  • 购买多(170+)
  • 字体合适(147+)
  • pdf(467+)
  • 赚了(251+)
  • 内涵好书(573+)
  • 推荐购买(237+)
  • 方便(274+)
  • 还行吧(649+)
  • 情节曲折(508+)
  • 微信读书(68+)

下载评价

  • 网友 戈***玉:

    特别棒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龚***湄: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潘***丽: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家***丝:

    好6666666

  • 网友 康***溪:

    强烈推荐!!!

  • 网友 益***琴: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林***艳: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蓬***之:

    好棒good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