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原版】雷与电 天气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精装 港台原版 萝伦芮德妮斯 商周出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商原版】雷与电 天气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精装 港台原版 萝伦芮德妮斯 商周出版精美图片
》【中商原版】雷与电 天气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精装 港台原版 萝伦芮德妮斯 商周出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商原版】雷与电 天气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精装 港台原版 萝伦芮德妮斯 商周出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986477152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2
  • 页数:272
  • 价格:186.00
  • 纸张:轻型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大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天才獎」麥克阿瑟獎得主一鳴驚人之作

不容錯過、最值得收藏的科普作品!

翻開本書,你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科學魔力!

細膩詩意的文字、藝術設計感十足的插畫,勾勒出瑰麗動人的天氣故事

榮獲誠品、博客來、城邦讀書花園當月選書

榮獲筆會/E.O.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舊金山紀事報》、《科克斯書評》、《SHELF AWARENESS》等媒體年度好書

故事、視覺藝術與報導文學的跨界混搭,

從各種視角探討「天氣」的危險與美麗、發生成因與象徵意義

天氣不僅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改變著歷史的演進過程。在本書中,曾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作家蘿倫.芮德妮斯講述了不同時代關於氣象與人類的故事。

《雷與電》跨越時空,帶你去到地球上最乾燥的沙漠,前進北極嚴寒的島嶼;從《聖經》故事中上帝以洪水懲罰人類,到西班牙無敵鑑隊慘遭「上帝之風」擊潰;從西元一三○○年起歐洲歷經的小冰河期與獵巫行動的關聯,到越戰期間高度機密的造雨行動,再到現今科學家為解決氣候變遷問題所進行的「地球工程」。芮德妮斯帶領我們前往世界各地探訪各方專家,直擊各種天候環境,並融入簡單易懂的氣象學理,檢視了小至個人受天氣影響所做的行事抉擇,大至人類如今面對的全球氣候變遷挑戰。讀完本書,你將不禁讚嘆,原來天氣不是只有添衣帶傘那般簡單。

中外名家跨界推薦

伊麗莎白.寇伯特│《第六次大滅絕》作者

芮貝卡.史克魯特│《海拉細胞的不死傳奇》作者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彭啟明│氣象達人

番紅花│作家

鄒駿昇│視覺藝術家

廖 韡│平面設計師

鄭國威│泛科學總編輯

或許來自數十億年前的一次撞擊,地球斜斜地繞著太陽自轉,形成了春夏秋冬風雷雨電這麼豐富多樣的世界。人類自古看著天候變化,不免有許多揣想,也形成了許多神話。可惜的是,當這些自然現象變成課本裡必須背誦與考試的知識後,就失去了對世界的讚嘆與想像。幸好有這本書,生動地描繪出在探索自然中屬於人的情感與溫度,透過這本書也可以讓我們找回科學精神裡最重要的熱情與好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

馬克吐溫說過:每個人都會談論天氣,但卻沒有人對此有所作為。本書就是將生硬的天氣變成我們日常的生活話題,將知識簡單化及生活化。——氣象達人 彭啟明

氣象影響萬物的生機也影響人類遷徙的地圖,這本書以優雅的圖說解開氣象的謎,在雨落下來的時候,從此我理解了氣象與生命的關係。——作家 番紅花

圖像豐富且視覺獨樹一格,圖像化切入主題,讀完之後了解的不只是天氣。——平面設計師 廖韡

本書風格獨特,具有故事性,是內容兼具通俗與知識豐富度的好書。——泛科學總編輯 鄭國威

賞心悅目,匠心獨具。——《第六次大滅絕》作者 伊麗莎白.寇伯特

芮德妮斯是當代最有創造力的科學作家,她出色的畫作、細膩的敘事手法與充滿詩意的文采,為科學注入生命力,這是純文字作品難以企及的境界。——《海拉細胞的不死傳奇》作者 芮貝卡.史克魯特

滿載的美感、深入的研究……這本書就像一場激越的暴雨,向讀者拋灑精妙的觀點與靈感。——《自然》雜誌

這本圖文書觀察瞬息萬變的天氣樣貌,美不勝收又啟發人心……芮德妮斯揉合了事實、傳說與生動的銅板蝕刻作品,成果引人入勝。——《O:歐普拉雜誌》

美得奇詭……有扎實的科學論點(包括對地球暖化的高度關切),卻也不乏動人的故事,呈現自然力本自具備的美感、驚奇與混亂。——《紐約時報》

奇哉妙哉……芮德妮斯為我們描繪人類如何與大自然共存:奮力搏鬥、共存共榮、駕馭馴服,或借助水蛭晴雨表、雷達或直覺加以預測。——《紐約時報書評》

芮德妮斯創造出全新文類,堪稱二十一世紀的天才……讀者只要願意接受她的帶領,就能體驗到超越日常生活各種美好的奇妙感受。——《Elle》雜誌

以圖像小說般的魅力,為大自然最令人不解的矛盾現象增色。——《時尚》雜誌

芮德妮斯發揮她刻畫入微的繪畫技巧與令人讚嘆的博學多聞特質,以全新手法闡述發生在我們頭頂上方的天氣現象。鮮麗畫作為這本書增色,這本書則為我們的人生增色。——美國知名作家 亞當.高普尼克(Adam Gopnik)

一流才情的創作成果,拒絕歸屬任何範疇,也不因循前人腳步。不可思議,妙不可言。——美國知名作家 戴夫.艾格斯(Dave Eggers)

~~~內容連載~~~

第八章 主控權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七日,北韓最高領袖金正日辭世。兩週半後,北韓閱讀率最高的國營英文報紙《勞動新聞》網站首頁刊登三張空靈縹緲的照片。該報以〈絕美霜花〉為題,呈現兩江道一處村莊的系列冬景。兩江道是北韓北部行政區,毗鄰中國。那些照片優美如畫,是掛著閃亮冰晶的修長白樺枝椏與落葉松針葉,就像耶誕賀卡裡的畫面。背景是鈷藍天空。這種冬季的「奇妙天然景觀」在那個村莊實屬罕見,因此被視為是金正日的手筆。那篇報導指出,當地居民「異口同聲」地說:「偉大領袖金正日鋪陳出這麼迷人的景象⋯⋯就像是要他們赤誠擁戴(他的兒子兼繼位者)金正恩,並且辛勤耕種,為國家帶來大豐收。」

北韓各地官方媒體紛紛起而效尤,將其他天候現象跟敬愛的領袖的死扯在一起。朝鮮中央通訊社報導,比起往年同一時期,領袖金正日死前那幾天風勢更強、海浪更高,氣溫也是當季最低。事實上,氣溫寫下幾十年來的新低紀錄。

在北韓傳說中,橫跨北韓與中國邊界的白頭山是朝鮮人民的發源地,也是金正日的出生地。莊嚴的天池就坐落在山頂一處火山口。十二月十七日那天早晨,天池表面的堅冰碎裂,發出「轟然巨響」。一群國家研究員聲稱,湖冰的碎裂聲確實空前響亮。大地隆隆震動,天空出現異彩。「百姓看見一道不尋常光芒將天空染上深湛又澄澈的色澤,都激動地說道,就連大自然也懷念天子金正日,在空中揚起一面與他的生命息息相關的紅旗。」其他地方據說大雪從晴朗無雲的天空降下來,當地百姓爭相傳誦:「金正日是天子,所以天空也為他的逝世落淚。」

幾千年來,人類不斷借天氣說事理、揣度神意。

一五八八年,兵力與武器都處於弱勢的英國艦隊擊敗入侵的西班牙無敵艦隊,部分原因在於有利的潮汐與風勢。西班牙艦隊就連撤退時都慘遭暴風雨蹂躪。挫敗的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慨嘆道:「我派無敵艦隊去攻打的是人類,不是上帝的狂風巨浪。」在英國,勝利勳章刻有「上帝拂起(祂的風),他們潰散奔逃」的拉丁文。英國打了勝仗,意味著他們戰勝了天主教會,天氣充分證明英國擁有上帝的支持,而那些氣流因此得到「新教之風」的稱號。

十三世紀的兩次颱風讓日本免受蒙古大軍鐵蹄侵害,那些颱風後來被尊稱為「神風」。有人說那是神道教掌管雷電與暴風的雷神大顯神通,保護了日本。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神風」一詞被用來包裝自殺任務。日本軍歌〈同期之櫻〉後來成為神風特攻隊的訣別曲,歌詞將飛行員比擬為櫻花,將他們的自殺攻擊浪漫化:「櫻花知道總有一天會隨風飄零/風中的花朵,為國家凋落。」

美洲的印第安人祈求風調雨順的祭儀由來已久,那些生活在西南部不毛之地的部族,比如侯琵、納瓦霍、莫哈維等,都會以節奏性步伐與歌唱跳祈雨舞。《國家地理》雜誌於一八九四年發行的期刊中列舉了五花八門的習俗:賓州的馬斯金格姆族人會雇用老翁老嫗來變戲法求雨;曼丹族有求雨人和止雨人,他們會手拿弓箭威脅老天爺。乾旱季節裡,喬克托族人會跟魚兒共浴來祈求天降甘霖,雨季時則用淺鍋烤細沙來祈求天氣放晴。莫基族想求雨的時候,會在玉米穗外裹上一層野蜜,咀嚼後吐在乾透的土地上。堪薩斯州的奧馬哈族會「揮動毯子」來召請風神,當他們希望暴風雪停歇,就會找個小男孩,全身塗上紅色顏料,在雪地上滾動。奧馬哈族還有個驅霧絕招:族人「在地上畫一隻面朝南方的海龜,海龜的頭、尾、背部中央和每條腿上擺放(紅色)碎腰布,上面放著菸草。」

在《聖經》裡,上帝以氣象事件向人類傳達意旨。《聖經》〈創世記〉記載,上帝為人類的邪惡感到哀傷,因而水漫地球。「我要使洪水氾濫大地,消滅所有的動物。地上的一切都要滅絕。」(〈創世記〉第六章第十七節)上帝消滅了所有生物,只放過諾亞方舟上的逃難者。之後祂結束降雨,並在天空掛上一道彩虹,承諾從此不再摧毀地球上的生靈。

上帝透過天氣表達憤怒:「突然,上主使燃燒著的硫磺從天上降落在所多瑪和蛾摩拉城。」(〈創世記〉第十九章第二十四節);「上主要使每一個人都聽到他威嚴的聲音;他要用火焰、烏雲、冰雹,和豪雨使人知道他的震怒。」(〈以賽亞書〉第三十章第三十節);「我要用瘟疫和流血懲罰他。我要用豪雨、冰雹、大火、硫磺降在他所率領的軍隊和所指揮的聯軍身上。」(〈以西結書〉第三十八章第二十二節)。

祂提出威脅:「上主要以傳染病、毒瘡、熱病打擊你們,又以旱災和灼熱的風靭滅你們的穀物,直到你們全部滅亡。」

(〈申命記〉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二節)

祂也允諾滋育與守護:「他要打開天上豐富的倉庫,按時降雨滋潤你們的田園,使你們的事業蒙福,使你們富足有餘,你們可以借給別國,而不必向別國借貸。」(〈申命記〉第二十八章第十二節)

大約從西元一千三百年起的那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下降。天氣變化莫測,歐洲面臨酷寒潮溼的嚴冬,降雪、雹暴、乾旱、洪災及突發高溫炎熱現象頻繁發生。難以預測的氣候造成收成不佳、牲畜患病、食物短缺、飢荒與疾病。亞洲也備受旱澇飢荒之苦。這段期間通常被稱為「小冰河期」。

當代氣候學家提出多種導致小冰河期詭譎天候的可能因素。比如接二連三的火山爆發,火山灰布滿大氣層,致使部分溫暖陽光偏移,無法到達地球;太陽活動驟減或許不無影響。

歷史學家布萊恩.費根(Brian Fagan)認為,北大西洋振盪的逆轉是「主要原因」,因為原本穩定交流的冰島低壓與亞述群島高壓逆向循環,導致北方的冷空氣往南移動。

可是當年沒有人提出這些理論。人們填不飽肚皮,陷入絕望。有些學者認為,氣候異常與女巫迫害案件的增加密切相關。從十三世紀到十九世紀,共有上百萬名女性被控使用巫術,慘遭處死,她們大多是貧婦或寡婦。

費根:「追捕女巫狂潮的時間點,恰巧跟小冰河期最寒冷、最困頓的時期吻合。那段時間人們把苦難怪罪到女巫身上,要求徹底消滅她們。」

西元一四八四年,教宗英諾森八世(Innocent VIII)頒布詔書:「許多男男女女⋯⋯將自己獻給魔鬼⋯⋯他們透過魔法、咒語、巫術,以及其他可憎的迷信行為與邪術、悖德、犯罪與劣行,讓婦女的子嗣、牲口的幼崽、地面的作物、藤蔓上的葡萄及樹上的果實受到殘害,枯萎死亡。」

十五世紀德國宗教裁判官海因里希.克雷默(Heinrich Kramer)寫了一本有關女巫的書籍《女巫之槌》(Malleus Maleficarum),裡頭記載了一件女巫審判案。該書第十五章詳細說明薩爾茲堡附近兩名婦人的受審經過。「她們召喚並攪動雹暴與暴風雪,還令閃電擊斃男人與牲畜。一場猛烈雹暴摧毀長達一.五公里區域內的所有果實、莊稼與葡萄園」之後,那些葡萄藤整整三年結不出果實。居民要求調查,「很多人⋯⋯認為(天氣)是巫術所致」。

經過兩星期的調查,兩名婦人被起訴,其一是姓氏不詳的浴場女工艾格妮絲,另一人則是安娜.封.明德海姆。「這兩名婦人遭到逮捕,分別拘禁在不同監獄。」艾格妮絲首先接受審判團的法官審訊,她否認犯行,「發揮沉默這種邪惡天賦」。

不過,最後她還是俯首認罪了。艾格妮絲承認自己「跟夢魔交媾(⋯⋯她行事極為隱密)」。作者克雷默轉述艾格妮絲的證詞:她在野外某棵樹下遇見一個魔鬼。魔鬼命她在地上挖個洞,灌滿水,用手指攪動一番。暴風雪瞬間形成,她差點趕不及回家躲避。

隔天,明德海姆在法庭上坦承犯下類似罪行。

到了第三天,兩名婦人都被活活燒死。

到了二十一世紀,依然有人成了天災的代罪羔羊。同性戀者曾經是怪罪對象。一九九八年,美國電視佈道家帕特.羅伯遜(Pat Robertson)警告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別讓代表同志的彩虹旗幟「在上帝面前」飄揚。他說:「那會招來恐怖分子炸彈攻擊,會引發地震、龍捲風,甚至彗星撞地球。」捍衛並頌揚信仰事工組織(Defend and Proclaim the Faith Ministries)創辦人約翰.麥克特南(John McTernan)牧師認為,是同性戀行為招來了二○一二年的桑迪颶風。持守妥拉的猶太教徒組織(Torah Jews for Decency)的諾森.萊特(Noson Leiter)拉比說,桑迪颶風是「神的正義」,用以懲罰紐約州通過同性戀婚姻合法化。而曼哈頓下城區之所以淹水,是因為那裡是「全美同志大本營之一」。

巫術指控也並未止息。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學教授愛德華.米格爾(Edward Miguel)觀察到現今的坦尚尼亞存在一種行為模式。米格爾表示,每逢洪水或乾旱造成作物歉收的年分,人們吃不飽的同時,「女巫」命案也會成長一倍。

「如果你認為只有鄉野百姓或學識淺薄的人才相信巫術,那你就錯了。」南非約翰尼斯堡金山大學講師艾斯黛兒.特蘭戈夫(Estelle Trengrove)說。特蘭戈夫鑽研與閃電相關的神話,她在越洋電話裡描述她與工程學系三名祖魯族大四學生的談話:

「我們就座以後,其中一名學生說:『首先我必須向妳說明,這世上有兩種閃電:人為閃電和自然閃電。』他告訴我,人為閃電是女巫的傑作。那種女巫常會施展法術達成惡毒目的,召喚閃電殺人或毀壞財物。我告訴他:『那是你那些住在鄉下的家人的想法。』結果他說:『不,我只是在向妳說明。我之所以向妳說明,是因為我看得出來妳沒弄懂。』他在學校學到的所有科學知識,都只適用於『自然』閃電。在他心目中,『人為』閃電屬於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範疇,不受物理學支配。」


书籍目录:

第一章:混亂

第二章:低溫

第三章:雨

第四章:霧

第五章:風

第六章:高溫

第七章:天空

第八章:主控權

第九章:戰爭

第十章:利益

第十一章:玩樂

第十二章:預報

附註


作者介绍:

蘿倫.芮德妮斯(Lauren Redniss)

古根漢獎金得主、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駐館藝術家,著有《世紀女孩:百歲女舞者桃樂絲.特拉維斯》(Century Girl: 100 Years in the Life of Doris Eaton Travis, Last Living Star of the Ziegfeld Follies)、《居禮夫婦:一個關於愛與原子塵的故事》(Radioactive: Marie & Pierre Curie, A Tale of Love and Fallout,曾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現任教於帕森設計學院。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之前,

一切都美丽而宁静。

它坐落在尘世之上,就在这个小小的平原。

你可以望过去看到

在它周围盘桓

花啊,荒野啊,灌木丛啊。就是一个

非常漂亮的

公墓。”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天才獎」麥克阿瑟獎得主一鳴驚人之作

不容錯過、最值得收藏的科普作品!

翻開本書,你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科學魔力!

細膩詩意的文字、藝術設計感十足的插畫,勾勒出瑰麗動人的天氣故事

榮獲誠品、博客來、城邦讀書花園當月選書

榮獲筆會/E.O.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舊金山紀事報》、《科克斯書評》、《SHELF AWARENESS》等媒體年度好書

故事、視覺藝術與報導文學的跨界混搭,

從各種視角探討「天氣」的危險與美麗、發生成因與象徵意義

天氣不僅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改變著歷史的演進過程。在本書中,曾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作家蘿倫.芮德妮斯講述了不同時代關於氣象與人類的故事。

《雷與電》跨越時空,帶你去到地球上最乾燥的沙漠,前進北極嚴寒的島嶼;從《聖經》故事中上帝以洪水懲罰人類,到西班牙無敵鑑隊慘遭「上帝之風」擊潰;從西元一三○○年起歐洲歷經的小冰河期與獵巫行動的關聯,到越戰期間高度機密的造雨行動,再到現今科學家為解決氣候變遷問題所進行的「地球工程」。芮德妮斯帶領我們前往世界各地探訪各方專家,直擊各種天候環境,並融入簡單易懂的氣象學理,檢視了小至個人受天氣影響所做的行事抉擇,大至人類如今面對的全球氣候變遷挑戰。讀完本書,你將不禁讚嘆,原來天氣不是只有添衣帶傘那般簡單。

中外名家跨界推薦

伊麗莎白.寇伯特│《第六次大滅絕》作者

芮貝卡.史克魯特│《海拉細胞的不死傳奇》作者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彭啟明│氣象達人

番紅花│作家

鄒駿昇│視覺藝術家

廖 韡│平面設計師

鄭國威│泛科學總編輯

或許來自數十億年前的一次撞擊,地球斜斜地繞著太陽自轉,形成了春夏秋冬風雷雨電這麼豐富多樣的世界。人類自古看著天候變化,不免有許多揣想,也形成了許多神話。可惜的是,當這些自然現象變成課本裡必須背誦與考試的知識後,就失去了對世界的讚嘆與想像。幸好有這本書,生動地描繪出在探索自然中屬於人的情感與溫度,透過這本書也可以讓我們找回科學精神裡最重要的熱情與好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

馬克吐溫說過:每個人都會談論天氣,但卻沒有人對此有所作為。本書就是將生硬的天氣變成我們日常的生活話題,將知識簡單化及生活化。——氣象達人 彭啟明

氣象影響萬物的生機也影響人類遷徙的地圖,這本書以優雅的圖說解開氣象的謎,在雨落下來的時候,從此我理解了氣象與生命的關係。——作家 番紅花

圖像豐富且視覺獨樹一格,圖像化切入主題,讀完之後了解的不只是天氣。——平面設計師 廖韡

本書風格獨特,具有故事性,是內容兼具通俗與知識豐富度的好書。——泛科學總編輯 鄭國威

賞心悅目,匠心獨具。——《第六次大滅絕》作者 伊麗莎白.寇伯特

芮德妮斯是當代最有創造力的科學作家,她出色的畫作、細膩的敘事手法與充滿詩意的文采,為科學注入生命力,這是純文字作品難以企及的境界。——《海拉細胞的不死傳奇》作者 芮貝卡.史克魯特

滿載的美感、深入的研究……這本書就像一場激越的暴雨,向讀者拋灑精妙的觀點與靈感。——《自然》雜誌

這本圖文書觀察瞬息萬變的天氣樣貌,美不勝收又啟發人心……芮德妮斯揉合了事實、傳說與生動的銅板蝕刻作品,成果引人入勝。——《O:歐普拉雜誌》

美得奇詭……有扎實的科學論點(包括對地球暖化的高度關切),卻也不乏動人的故事,呈現自然力本自具備的美感、驚奇與混亂。——《紐約時報》

奇哉妙哉……芮德妮斯為我們描繪人類如何與大自然共存:奮力搏鬥、共存共榮、駕馭馴服,或借助水蛭晴雨表、雷達或直覺加以預測。——《紐約時報書評》

芮德妮斯創造出全新文類,堪稱二十一世紀的天才……讀者只要願意接受她的帶領,就能體驗到超越日常生活各種美好的奇妙感受。——《Elle》雜誌

以圖像小說般的魅力,為大自然最令人不解的矛盾現象增色。——《時尚》雜誌

芮德妮斯發揮她刻畫入微的繪畫技巧與令人讚嘆的博學多聞特質,以全新手法闡述發生在我們頭頂上方的天氣現象。鮮麗畫作為這本書增色,這本書則為我們的人生增色。——美國知名作家 亞當.高普尼克(Adam Gopnik)

一流才情的創作成果,拒絕歸屬任何範疇,也不因循前人腳步。不可思議,妙不可言。——美國知名作家 戴夫.艾格斯(Dave Eggers)

~~~內容連載~~~

第八章 主控權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七日,北韓最高領袖金正日辭世。兩週半後,北韓閱讀率最高的國營英文報紙《勞動新聞》網站首頁刊登三張空靈縹緲的照片。該報以〈絕美霜花〉為題,呈現兩江道一處村莊的系列冬景。兩江道是北韓北部行政區,毗鄰中國。那些照片優美如畫,是掛著閃亮冰晶的修長白樺枝椏與落葉松針葉,就像耶誕賀卡裡的畫面。背景是鈷藍天空。這種冬季的「奇妙天然景觀」在那個村莊實屬罕見,因此被視為是金正日的手筆。那篇報導指出,當地居民「異口同聲」地說:「偉大領袖金正日鋪陳出這麼迷人的景象⋯⋯就像是要他們赤誠擁戴(他的兒子兼繼位者)金正恩,並且辛勤耕種,為國家帶來大豐收。」

北韓各地官方媒體紛紛起而效尤,將其他天候現象跟敬愛的領袖的死扯在一起。朝鮮中央通訊社報導,比起往年同一時期,領袖金正日死前那幾天風勢更強、海浪更高,氣溫也是當季最低。事實上,氣溫寫下幾十年來的新低紀錄。

在北韓傳說中,橫跨北韓與中國邊界的白頭山是朝鮮人民的發源地,也是金正日的出生地。莊嚴的天池就坐落在山頂一處火山口。十二月十七日那天早晨,天池表面的堅冰碎裂,發出「轟然巨響」。一群國家研究員聲稱,湖冰的碎裂聲確實空前響亮。大地隆隆震動,天空出現異彩。「百姓看見一道不尋常光芒將天空染上深湛又澄澈的色澤,都激動地說道,就連大自然也懷念天子金正日,在空中揚起一面與他的生命息息相關的紅旗。」其他地方據說大雪從晴朗無雲的天空降下來,當地百姓爭相傳誦:「金正日是天子,所以天空也為他的逝世落淚。」

幾千年來,人類不斷借天氣說事理、揣度神意。

一五八八年,兵力與武器都處於弱勢的英國艦隊擊敗入侵的西班牙無敵艦隊,部分原因在於有利的潮汐與風勢。西班牙艦隊就連撤退時都慘遭暴風雨蹂躪。挫敗的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慨嘆道:「我派無敵艦隊去攻打的是人類,不是上帝的狂風巨浪。」在英國,勝利勳章刻有「上帝拂起(祂的風),他們潰散奔逃」的拉丁文。英國打了勝仗,意味著他們戰勝了天主教會,天氣充分證明英國擁有上帝的支持,而那些氣流因此得到「新教之風」的稱號。

十三世紀的兩次颱風讓日本免受蒙古大軍鐵蹄侵害,那些颱風後來被尊稱為「神風」。有人說那是神道教掌管雷電與暴風的雷神大顯神通,保護了日本。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神風」一詞被用來包裝自殺任務。日本軍歌〈同期之櫻〉後來成為神風特攻隊的訣別曲,歌詞將飛行員比擬為櫻花,將他們的自殺攻擊浪漫化:「櫻花知道總有一天會隨風飄零/風中的花朵,為國家凋落。」

美洲的印第安人祈求風調雨順的祭儀由來已久,那些生活在西南部不毛之地的部族,比如侯琵、納瓦霍、莫哈維等,都會以節奏性步伐與歌唱跳祈雨舞。《國家地理》雜誌於一八九四年發行的期刊中列舉了五花八門的習俗:賓州的馬斯金格姆族人會雇用老翁老嫗來變戲法求雨;曼丹族有求雨人和止雨人,他們會手拿弓箭威脅老天爺。乾旱季節裡,喬克托族人會跟魚兒共浴來祈求天降甘霖,雨季時則用淺鍋烤細沙來祈求天氣放晴。莫基族想求雨的時候,會在玉米穗外裹上一層野蜜,咀嚼後吐在乾透的土地上。堪薩斯州的奧馬哈族會「揮動毯子」來召請風神,當他們希望暴風雪停歇,就會找個小男孩,全身塗上紅色顏料,在雪地上滾動。奧馬哈族還有個驅霧絕招:族人「在地上畫一隻面朝南方的海龜,海龜的頭、尾、背部中央和每條腿上擺放(紅色)碎腰布,上面放著菸草。」

在《聖經》裡,上帝以氣象事件向人類傳達意旨。《聖經》〈創世記〉記載,上帝為人類的邪惡感到哀傷,因而水漫地球。「我要使洪水氾濫大地,消滅所有的動物。地上的一切都要滅絕。」(〈創世記〉第六章第十七節)上帝消滅了所有生物,只放過諾亞方舟上的逃難者。之後祂結束降雨,並在天空掛上一道彩虹,承諾從此不再摧毀地球上的生靈。

上帝透過天氣表達憤怒:「突然,上主使燃燒著的硫磺從天上降落在所多瑪和蛾摩拉城。」(〈創世記〉第十九章第二十四節);「上主要使每一個人都聽到他威嚴的聲音;他要用火焰、烏雲、冰雹,和豪雨使人知道他的震怒。」(〈以賽亞書〉第三十章第三十節);「我要用瘟疫和流血懲罰他。我要用豪雨、冰雹、大火、硫磺降在他所率領的軍隊和所指揮的聯軍身上。」(〈以西結書〉第三十八章第二十二節)。

祂提出威脅:「上主要以傳染病、毒瘡、熱病打擊你們,又以旱災和灼熱的風靭滅你們的穀物,直到你們全部滅亡。」

(〈申命記〉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二節)

祂也允諾滋育與守護:「他要打開天上豐富的倉庫,按時降雨滋潤你們的田園,使你們的事業蒙福,使你們富足有餘,你們可以借給別國,而不必向別國借貸。」(〈申命記〉第二十八章第十二節)

大約從西元一千三百年起的那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下降。天氣變化莫測,歐洲面臨酷寒潮溼的嚴冬,降雪、雹暴、乾旱、洪災及突發高溫炎熱現象頻繁發生。難以預測的氣候造成收成不佳、牲畜患病、食物短缺、飢荒與疾病。亞洲也備受旱澇飢荒之苦。這段期間通常被稱為「小冰河期」。

當代氣候學家提出多種導致小冰河期詭譎天候的可能因素。比如接二連三的火山爆發,火山灰布滿大氣層,致使部分溫暖陽光偏移,無法到達地球;太陽活動驟減或許不無影響。

歷史學家布萊恩.費根(Brian Fagan)認為,北大西洋振盪的逆轉是「主要原因」,因為原本穩定交流的冰島低壓與亞述群島高壓逆向循環,導致北方的冷空氣往南移動。

可是當年沒有人提出這些理論。人們填不飽肚皮,陷入絕望。有些學者認為,氣候異常與女巫迫害案件的增加密切相關。從十三世紀到十九世紀,共有上百萬名女性被控使用巫術,慘遭處死,她們大多是貧婦或寡婦。

費根:「追捕女巫狂潮的時間點,恰巧跟小冰河期最寒冷、最困頓的時期吻合。那段時間人們把苦難怪罪到女巫身上,要求徹底消滅她們。」

西元一四八四年,教宗英諾森八世(Innocent VIII)頒布詔書:「許多男男女女⋯⋯將自己獻給魔鬼⋯⋯他們透過魔法、咒語、巫術,以及其他可憎的迷信行為與邪術、悖德、犯罪與劣行,讓婦女的子嗣、牲口的幼崽、地面的作物、藤蔓上的葡萄及樹上的果實受到殘害,枯萎死亡。」

十五世紀德國宗教裁判官海因里希.克雷默(Heinrich Kramer)寫了一本有關女巫的書籍《女巫之槌》(Malleus Maleficarum),裡頭記載了一件女巫審判案。該書第十五章詳細說明薩爾茲堡附近兩名婦人的受審經過。「她們召喚並攪動雹暴與暴風雪,還令閃電擊斃男人與牲畜。一場猛烈雹暴摧毀長達一.五公里區域內的所有果實、莊稼與葡萄園」之後,那些葡萄藤整整三年結不出果實。居民要求調查,「很多人⋯⋯認為(天氣)是巫術所致」。

經過兩星期的調查,兩名婦人被起訴,其一是姓氏不詳的浴場女工艾格妮絲,另一人則是安娜.封.明德海姆。「這兩名婦人遭到逮捕,分別拘禁在不同監獄。」艾格妮絲首先接受審判團的法官審訊,她否認犯行,「發揮沉默這種邪惡天賦」。

不過,最後她還是俯首認罪了。艾格妮絲承認自己「跟夢魔交媾(⋯⋯她行事極為隱密)」。作者克雷默轉述艾格妮絲的證詞:她在野外某棵樹下遇見一個魔鬼。魔鬼命她在地上挖個洞,灌滿水,用手指攪動一番。暴風雪瞬間形成,她差點趕不及回家躲避。

隔天,明德海姆在法庭上坦承犯下類似罪行。

到了第三天,兩名婦人都被活活燒死。

到了二十一世紀,依然有人成了天災的代罪羔羊。同性戀者曾經是怪罪對象。一九九八年,美國電視佈道家帕特.羅伯遜(Pat Robertson)警告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別讓代表同志的彩虹旗幟「在上帝面前」飄揚。他說:「那會招來恐怖分子炸彈攻擊,會引發地震、龍捲風,甚至彗星撞地球。」捍衛並頌揚信仰事工組織(Defend and Proclaim the Faith Ministries)創辦人約翰.麥克特南(John McTernan)牧師認為,是同性戀行為招來了二○一二年的桑迪颶風。持守妥拉的猶太教徒組織(Torah Jews for Decency)的諾森.萊特(Noson Leiter)拉比說,桑迪颶風是「神的正義」,用以懲罰紐約州通過同性戀婚姻合法化。而曼哈頓下城區之所以淹水,是因為那裡是「全美同志大本營之一」。

巫術指控也並未止息。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學教授愛德華.米格爾(Edward Miguel)觀察到現今的坦尚尼亞存在一種行為模式。米格爾表示,每逢洪水或乾旱造成作物歉收的年分,人們吃不飽的同時,「女巫」命案也會成長一倍。

「如果你認為只有鄉野百姓或學識淺薄的人才相信巫術,那你就錯了。」南非約翰尼斯堡金山大學講師艾斯黛兒.特蘭戈夫(Estelle Trengrove)說。特蘭戈夫鑽研與閃電相關的神話,她在越洋電話裡描述她與工程學系三名祖魯族大四學生的談話:

「我們就座以後,其中一名學生說:『首先我必須向妳說明,這世上有兩種閃電:人為閃電和自然閃電。』他告訴我,人為閃電是女巫的傑作。那種女巫常會施展法術達成惡毒目的,召喚閃電殺人或毀壞財物。我告訴他:『那是你那些住在鄉下的家人的想法。』結果他說:『不,我只是在向妳說明。我之所以向妳說明,是因為我看得出來妳沒弄懂。』他在學校學到的所有科學知識,都只適用於『自然』閃電。在他心目中,『人為』閃電屬於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範疇,不受物理學支配。」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章节完整(404+)
  • 不亏(607+)
  • 收费(340+)
  • 可以购买(632+)
  • 差评(673+)
  • 已买(97+)
  • 全格式(357+)
  • 无颠倒(432+)

下载评价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融***华: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谭***然: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谢***灵: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詹***萍: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寿***芳: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芮***枫: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温***欣: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汪***豪: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 网友 权***波: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辛***玮: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