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附录和补遗(第1卷)人生的智慧出自此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叔本华·附录和补遗(第1卷)人生的智慧出自此书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叔本华·附录和补遗(第1卷)人生的智慧出自此书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叔本华·附录和补遗(第1卷)人生的智慧出自此书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叔本华·附录和补遗(第1卷)人生的智慧出自此书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叔本华·附录和补遗(第1卷)人生的智慧出自此书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叔本华·附录和补遗(第1卷)人生的智慧出自此书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叔本华·附录和补遗(第1卷)人生的智慧出自此书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叔本华·附录和补遗(第1卷)人生的智慧出自此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叔本华成名之作,叔本华第二大作,日常生活的智慧格言书,叔本华的成名作,也是他的第二大作,国内第一个德文全译本,德国叔本华研究会主席科斯勒教授作序,第1卷431千字,豆瓣9.5分
内容简介:
《附录和补遗》是叔本华1850年的封笔之作,这个书名有点笨拙但意思清晰,即“附属作品和遗漏之篇”,分两卷。第1卷是附录,包括观念论和实在论简史、哲学史散论、论大学的哲学、论命运、论见到鬼魂及与此相关的东西、人生的智慧6篇。这些后续补充的哲学短文是我的更重要的、自成体系的著作以外的附带作品,里面既有一些探讨相当特别的、各自不同的论题的论文,也有对更加各式各样的题材的零散思考和想法。把所有这些文章结集在此,主要是因为这些文章由于其题材的缘故而无法收进我那成体系的著作中去,而少数若干文章则因为写作得太迟了,以致不曾在那自成一体的著作中得到其应有的位置。
书籍目录:
前言
观念论和实在论简史
哲学史散论
论大学的哲学
论命运
论见到鬼魂及与此相关的东西
人生的智慧
作者介绍: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录和补遗》等。
韦启昌,叔本华作品翻译家,现于澳大利亚行医。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接触叔本华著作,笔耕不辍20多年,翻译出版了200多万字的叔本华作品,包括《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附录和补遗》《人生的智慧》等,是中文翻译叔本华作品第一人,被读者誉为“韦译叔本华”,《开卷八分钟》称赞“出色的叔本华翻译家”,多部译著列入豆瓣图书Top100。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叔本华·附录和补遗(第1卷)人生的智慧出自此书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叔本华·附录和补遗(第1卷)人生的智慧出自此书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叔本华·附录和补遗(第1卷)人生的智慧出自此书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虽然绝对实在的或说自在之物本身是永远不会直接从外在,通过只是头脑表象的路径呈现给我们,因为这不可避免地就存在于这些表象的本质,所给出的也永远只是观念性的东西;而在另一方面,正因为我们本身毫无争议是实在的,所以,对实在之物的认识就必然以某种方式从我们自身的内在本质汲取。事实上,现在这实在之物就以一种直接的方式进入我们的意识,也就是作为意欲。
最廉价的骄傲就是民族自豪感。这是因为沾染上民族自豪感的人暴露出这个人缺乏个人的、能够引以为豪的素质,因为如果情况不是这样的话,他也就不至于抓住那些他和数百万人所共有的东西为荣了。拥有突出个人素质的人会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民族的缺点,因为这些缺点时刻就在自己的眼前。但每一个可怜巴巴的笨蛋,在这世上没有一样自己能为之感到骄傲的东西,他就只有最后一招:为自己所属的民族而骄傲了。由此他获得了补偿。所以,他充满感激之情,准备不惜以“牙齿和指甲”去捍卫自己民族所特有的一切缺点和愚蠢。
我这里所说的每个人一生中的某种规划性,当然可以部分地从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呆板如一的性格得到解释,因为这一性格始终把个人拉回到同样的轨道上去。
正如歌德有一次对我说过的,这唯一的神当然是没有什么戏剧性的,因为只有一个神,那就没有什么可展开的了。
“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亚里士多德)”这一句话所包含的真理在于: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对这句话的详细解释和论证,人们可阅读我的《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1卷第58节。在这里我用一个日常司空见惯的事实,对此真理加以解释。假如我们整个身体健康无恙,但只有一小处地方受伤或者作痛,那我们身体的整体健康并不会进入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注意力始终只集中在那疼痛的伤处,那总体舒适的感觉就会因这一小处伤痛而烟消云散。同样,尽管各样事情都按照我们的想法进行,但只要一件事情有违我们的意愿,哪怕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这一并不如意的事情就会进入我们的头脑;我们就会总是想着这一件事情,而不会想到其他更重要的、已经如我们所愿发生了的事情。在这两个例子里面,我们的意欲都受到了伤害。在第一个例子中,意欲客体化在人的机体里;在第二个例子中,意欲则客体化为人的渴求、愿望。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我们都可看到意欲的满足总是某种否定的作用,因此是不会直接被我们感觉到的,顶多只以反省、回顾的方式进入我们的意识。但是,意欲受到的抑制却是肯定的,因此,这种状况会明确表示出来。每一快感的产生其实就是意欲所受到的抑制得到了消除,意欲获得了解放。所以,每一种快感都持续相当短暂的时间。
上文引述的亚里士多德的绝妙规则正是基于这个道理。这条规则教导我们不要把目光盯在追求生活的快感和乐趣上面,而是尽可能地注意躲避生活中数不胜数的祸害。
因此,谁要从幸福论的角度衡量自己一生是否过得幸福,他需要一一列出自己得以躲避了的祸害,而不是曾经享受过的欢娱、快感。的确,幸福论从一开始就告诫我们:“幸福论”这一名称只是委婉的名称而已;所谓“幸福的生活”实应被理解为“比较少不幸的生活”,亦即还能勉强忍受的生活。确实,生活并不是让我们去享受的,而是让我们去忍受和克服的。
人到了老年,终于把生活的重担抛在了...
所抱有的错误想法。那是对他们的嫉妒的惩罚。相比之下,痛苦却是我们肯定地感受到的。所以,缺少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幸福的标准。如果达到一种既没有痛苦也没有无聊的状态,那就确实得到了尘世间的幸福,因为其他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由此可以推论:我们永远不要以痛苦为代价去购买快乐,甚至只是冒着遭受痛苦的风险这样做也不行,否则,我们就会为了那些否定、因而是虚幻的东西而付出了肯定和实在的东西。但如果我们牺牲欢娱以避免痛苦,那我们肯定获得收益。
对这一真理缺乏认识是我们遭受众多不幸的原因,而乐观主义在这方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在没有痛苦的时候,蠢蠢欲动的愿望就向我们映照出种种并不存在的快乐、享受的幻象;这些镜中花、水中月诱惑我们对其亦步亦趋。这样,我们就招来了毋庸置疑、真实不虚的痛苦。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会痛惜业已失去了的无痛苦状态——那犹如我们轻率地失去了的天堂,我们只能徒唤奈何地希望一切都不曾发生,宁愿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我们好像总是受到一个邪恶魔鬼的诱惑,利用欲望的幻象引诱我们舍弃那没有痛苦的状态,而那没有痛苦的状态其实是真正的、最大的幸福。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叔本华是意志哲学的开创者,他终结了哲学延续了数千年的理性主义传统,发现了思想背后的欲望和理性背后的意志,开启了哲学对人自身的探讨。他的思想之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如迈兰德、尼采、维特根斯坦;之于现代心理学的创立,如弗洛依德;之于世界文豪的创作,如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左拉、普鲁斯特、艾略特、博尔赫斯等,其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附录和补遗》是叔本华的封笔之作和成名之作,但令人遗憾的是,自德文出版168年来,国内只出版过《附录和补遗》的各种节译本,2019年3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完整中译本《附录和补遗》第1卷,计划年底出版第2卷,中文读者终于可以读到从德文翻译的《附录和补遗》完整译本了。为此,德国叔本华协会会长、美因茨大学叔本华哲学教授马蒂亚斯·科思勒为完整中译本《附录和补遗》写了中文版序言,德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叔本华档案馆馆长斯特凡·吕佩为完整中译本《附录和补遗》写了一篇中文导读,从《附录和补遗》的成书、出版、内容、影响、价值等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德国叔本华协会的杂志也将专门写文章,介绍完整中译本《附录和补遗》的出版。可以想见,叔本华的故乡对完整中译本《附录和补遗》的出版乐见其成,并积极支持。《附录和补遗》从节译本到全译本的出版,不仅满足了读者要读全译本的渴望,而且也是叔本华哲学著作出版的跨越。这种跨越表现在,*,全译本可以全面了解和认识叔本华晚期思想的转变,即从悲观主义向实用主义观点的转向。比如,“人生的智慧”中的实用主义观点与其生命意志的悲观主义相左;“论宗教”中对他强烈反对的各种宗教,比如犹太一神教有了更友好的态度;在对世间芜杂对象的考察中,尽力以优雅的方式展示人生的苦难,等等。第二,全译本全面佐证了叔本华有多方面的研究才能,体现了他宽广的知识和卓越的洞察力。在被德国主流哲学蔑视的30多年里,他反复思索和完善他的意志哲学体系,不断寻找证明意志哲学的各种自然科学的材料;从现实生活出发,探讨人性、心理及其背后的意志和欲望,把意志哲学通俗化。正是把意志哲学通俗化的广泛研究和阐述,叔本华形而上的意志哲学才从高冷的“月球”来到了温暖的人间,终结了哲学延续了数千年的理性主义传统,发现了思想背后的欲望和理性背后的意志,开启了哲学对人自身的探讨。他在1846年的一篇草稿中写到,“这些是附带的作品,是后来的岁月结出的果实......从某一侧面阐释了我的哲学”。第三,全译本更凸显了它的文学价值。叔本华是德语散文大师,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对人生、社会、文学、艺术等问题广泛思考,其诛心之言,骇俗之论,无不引人沉思。比如,“论文学”“论阅读和书籍”“论写作和文体”“论学者和博学”等都是流传广泛的名篇,尤以“人生的智慧”*惹人瞩目,带给读者愉悦的享受。叔本华的思想和著作对世界文豪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如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左拉、普鲁斯特、艾略特、博尔赫斯等。弗兰茨•卡夫卡曾说:“叔本华是一个语言艺术家,仅仅因为他的语言,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读他的著作。”第四,全译本可以让国内的研究者修正《附录和补遗》“只是一些形而下的随笔和杂论,没有翻译和研究价值”的看法。在德国,《附录和补遗》是理解叔本华哲学的重要著作,也是叔本华哲学的入门书,人们先读这部著作,读完意犹未尽,再去读他的主要著作。
书摘插图
阿图尔·叔本华晚期巨著《附录和补遗》(Die Parerga und Paralipomena)在他去世前9年,即1851年出版。在他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历经30年之久的沉寂后,哲学家叔本华终于凭借这部著作,尤其是收录其中的“人生的智慧”一篇,收获了迟来的荣誉。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叔本华反复思索着他的哲学体系,不断寻找着能证明其哲学的材料(主要在各种自然科学之中),不停地增添附注和释文。这些无疑都扩充了他的思考,厘清了他的思路。1844年叔本华出版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2版,同年还出版了该书的第2卷,其中就包含为整部哲学体系阐述服务的附注和补充内容。叔本华后来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3版序言里写道,那些没有放入到第2卷的附加内容,都已经被收录进《附录和补遗》并构成了此书的第2卷。虽然Paralipomena在希腊语里几乎就是“补遗”的意思,但是Parerga却必须被翻译理解为“附录”。而构成此书第1卷的附加内容,大概都是许多题材广泛的研究文章,其中尤以“人生的智慧”惹人瞩目。《人生的智慧》后来多次出版发行了单行本。但无论是在《附录和补遗》第1卷还是第2卷中,还有其他一些文章亦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比如,颇具争议的小文“论大学的哲学”、“论女人”,或是对话集“论宗教”,抑或是影响深远的文章“论写作和文体”。叔本华曾宣称他没有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上做过任何更改(如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1版中所述),所有衍生的论述都只是附加和补充的内容而已。正因此,叔本华才在《附录和补遗》的序言中将整本书都放在了“更重要的、系统性的著作”后面。但是哲学家叔本华的这份自述,却在的研究成果中遭到了质疑。人们发现,“人生的智慧”与生命意志的否定学说之间极其不协调,而且即使在对待宗教时采取了更友好的态度,却依然诉求什么认识本质性的改变。从而《附录和补遗》不仅仅因为它的题材范围,更由于它的哲学论述结构,获得了叔本华“第二大作”的称号。即便有人觉得这样的称谓过于偏离事实,但是《附录和补遗》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饱满思考的充分流露,都无可争议地衬托出它的意义。虽然《人生的智慧》以及其他节选文集早已经被翻译成了中文,但是中文读者还是次在这里读到《附录和补遗》的完整译本。在此,我谨对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辛勤工作以及在推广叔本华作品上的努力,表示由衷的感谢。
德国叔本华协会会长马蒂亚斯·科斯勒(Matthias Koler)2018年12月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
媒体评论
《附录和补遗》 不仅仅因为它的题材范围,更由于它的哲学论述结构
......
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饱满思考的流露,都无可争议地衬托出它的意义。
——马蒂亚斯·科思勒
《附录和补遗》的旨趣不仅仅局限于哲学,更囊括了五花八门的人生问题,由那位兴致勃勃且眼力十足的观察者以果敢的才能,通透而逻辑自明的方式来述说。请读者享受一下叔本华宽广的知识与卓越的洞察力吧。
——斯特凡·吕佩
《附录和补遗》是缪斯女神晚生的子女。
随着这部著作的完成,我在这一世上的使命也就终于完成了。我的确感到如释重负……没有人可以想象出这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些后续补充的哲学短文是我的更重要的、自成体系的著作以外的附带作品......比先前所有的作品都写得更通俗易懂,也会比先前的书卖得更好。
无论如何,我都要求读者,为了明白我的哲学,请阅读我的每一行字。
——阿图尔·叔本华
前言
这些后续补充的哲学短文是我的更重要的、自成体系的著作以外的附带作品,里面既有一些探讨相当特别的、各自不同的论题的论文,也有对更加各式各样的题材的零散思考和想法。把所有这些文章结集在此,主要是因为这些文章由于其题材的缘故而无法收进我自成体系的著作中,而少数文章则是因为写作得太迟了,以致不曾在那自成一体的著作中得到其应有的位置。在此,虽然我首要着眼于对我的连贯一体、内容更深奥的著作有所了解的读者,他们或许会在这些文章里面找到不少他们想要的解释,但在总体上,那些并不了解我的著作的读者,也能明白和欣赏这部书的内容——除了不多的个别段落以外。那些熟悉我的哲学的读者,却始终有着某些优势,因为这些文章随时都在反射光线到我的所思和所写——哪怕只是从较远的距离;另一方面,这哲学本身也透过一切出自我的头脑的东西而得到了更多的阐明。
阿图尔 叔本华1850年12月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书籍介绍
完整中译本《附录和补遗》是叔本华晚期的封笔之作,也是他获得哲学家声誉的成名之作。“附录和补遗”的意思即“附属作品和遗漏之篇”,叔本华这样朴实直白地解释了书名和内容:“这些是附带的作品,是后来的岁月结出的果实......从某一侧面阐释了我的哲学。”《附录和补遗》共两卷,第1卷是“附录”,即“短篇哲学文章”,有6篇,主要是对哲学史、大学的哲学、命运和鬼魂现象的分析,最后一篇是“人生的智慧”。第2卷是“补遗”,有31篇文章和早年创作的诗歌,主要是对意志哲学的补充论述,体现了其广博的智慧和卓越的洞察力。全书约100万字。
《附录和补遗》之于叔本华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令人遗憾的是,自德文出版168年来,国内只出版过《附录和补遗》的各种节译本,2019年3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完整中译本《附录和补遗》第1卷,计划年底出版第2卷,中文读者终于可以读到从德文翻译的《附录和补遗》完整译本了。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推荐购买(346+)
- 收费(606+)
- 购买多(521+)
- 经典(594+)
- 体验差(155+)
- 一般般(625+)
- 章节完整(508+)
- 无缺页(468+)
- 已买(606+)
- 下载速度快(79+)
- 简单(455+)
- 内容完整(293+)
- 赚了(269+)
下载评价
- 网友 益***琴: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融***华: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龚***湄: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邱***洋: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石***致: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詹***萍: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喜欢"叔本华·附录和补遗(第1卷)人生的智慧出自此书"的人也看了
- 成瘾者治疗指导计划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Toyota Culture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声律启蒙/中华国学经典深度导读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歌曲钢琴伴奏的编配与即兴演奏训练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细说男性病 邓海平 等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版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真题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9787566808912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物理化学实验——高等学校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英语-2012全国中考试题精选-天利38套经济版-新课标-2013中考必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香缘:天然香料的制作和使用(平)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