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第三只眼:让教育告诉未来(大教育书系)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教育的第三只眼:让教育告诉未来(大教育书系)精美图片
》教育的第三只眼:让教育告诉未来(大教育书系)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教育的第三只眼:让教育告诉未来(大教育书系)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7021398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1.2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汤勇老师新作,教育的沉思与感悟。洞悉教育真假、辨别教育是非、判断教育价值、认清教育真相;朱永新,周洪宇,,周国平,朱小蔓,杨东平,顾久,刘铁芳,卢志文,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这是汤勇老师2019年全新的教育哲思,作为有近30年一线 教育管理经验的人员。作者从五个角度:教师的处境、孩子的状况、教育体制中的一些状况以及社会热点的教育现象几个角度,和读者们一起探讨了我们现今社会中,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让人从不一样的教育切口和角度,去发现和认识教育中的问题。这不是一本宏观的教育空谈,每一篇文章,作者都结合了当下真实的案列作为切入口,以现实的教育热点和突出的现象开始,直击教育的痛点。本书适用于中小学教师、班主任阅读和培训,也适合教育局长和其他关注教育的人阅读。


书籍目录:

自序

 

章谁为我点亮心灯

老师,请为自己点亮“心灯” / 003

给老师一个宁静的讲台 / 009

跟职业倦怠说“拜拜” / 017

再亏不能亏教师 / 026

为排座发文,值吗 / 031

家长为老师师德打分不足取 / 034

梅花香自沟通来

——对河南教师辞职信事件的一点思考 / 038

“好老师”的标准究竟是啥 / 041

读书是教师的修炼 / 044

 

第二章开在石头上的花

孩子们的同情心去哪儿了 / 053

压抑孩子天性的教育就是“反教育” / 057

“减负”不再是一个梦 / 062

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枝可依 / 071

花季女孩的远去,谁是推手 / 074

给孩子一部手机,就一定能毁掉他吗 / 079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身心的自由与舒展 / 084

贫困家庭女孩的逆袭,到底应该感谢谁 / 091

给孩子们开放世界和未来 / 097

让阅读点亮孩子人生 / 100

丧钟不只为他而鸣 / 104

 

第三章第六顶思考帽

形形色色杯赛治理治标更须治本 / 111

志愿填报不能放弃应有的责任和乐趣 / 114

从美国高校取消大学入学考试看我国高考制度改革 / 117

校园学生欺凌治理不能一头热 / 121

不可忽视的生涯发展规划教育 / 130

规范高中招生秩序要敢于“亮剑” / 135

美育去功利化才能回归育人本位 / 138

没有好,适合的才是好 / 142

有尝试,才有活力和改变 / 146

教育不能只冲着清华北大而去 / 149

如果少些“如果”,米脂惨案或许不再有 / 157

就让高考这样而来,这样而去吧! / 162

 

第四章麦田里的守望

我心目中的小学教育 / 169

“占位子”永远“占”不出好的教育 / 173

让教育因生活而美好 / 178

教育的环境更需要“青山绿水” / 187

重拾家访,给教育以应有的温度 / 195

别用“有用”“无用”去衡量教育 / 199

教育应少一些“官念”的渗透 / 203

幼儿教育如何去“小学化” / 208

没有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是白搭 / 211

远离家庭教育的“七把大刀” / 218

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反思我们的教育 / 222

办一所充满乐趣的学校 / 230

 

第五章行至水穷处

我的这一年 / 239

重拾乡村的年味 / 243

与小孩对话录 / 246

教育的变迁 / 250

云龙湖怎么敌不过西湖 / 255

綦江有个教育博物馆 / 258

陈慧其人其学校 / 261

我对教育局长的角色认知与扮演 / 268

 

 

后记 / 278


作者介绍:

汤勇,朴素而幸福的教育的倡导者与践行者,在四川省阆中市从事区域教育管理十多年,执着于对教育的一往情深,致力于教育的探索、行走与改变,潜心于教育的思考、研究与写作。现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常务学术委员,四川省教育厅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副理事长。著有《致教育》《教育可以更美好》《修炼校长力》《素质教育突围》《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做朴素的教育》《回归教育常识》《我的教育心旅》等十多部教育专著。2014年被《中国教师报》评为全国十大“*具思想力教育局长”,是《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给老师一个宁静的讲台

 

 

 

记得是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曾写过一篇《教师也需要“减负”》的时评,发表在去年3月14日的《中国教育报》上。之后,在热议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同时,中小学生教师负担重的问题,也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

 

在今年1月18日召开的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特别强调“教师也需要减负”。

 

的确,教师也需要减负,教师急需要减负。当下中小学教师负担已经异常沉重。

 

前不久,应《中国教师报》之约,就“您觉得当下中小学教师的负担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减负,您觉得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下手?”两个问题,让我谈点看法。于是我对平时在教育行走中,所了解到的情况,所听到的校长与老师们的一些呼声和想法,做了一个梳理。

 

我以为,中小学教师的负担主要来自以下这些方面。

 

一是来自凡事留痕的管理思维与方式。一些学校事无巨细,都要求老师要留下“痕迹”,家访要留下痕迹,召开家长会要留下痕迹,对学生的交心谈心要留下痕迹,安全检查要留下痕迹,作业批改要留下痕迹,学困生辅导要留下痕迹,学习培训也要留下痕迹。大凡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哪怕是再正常不过的日常工作,都必须留下痕迹。这种凡事都要留下痕迹的强制管理思维与方式,既使一些本来很有意义的教育教学行为异化变味,又给教师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

 

二是来自校内校外过多的考核、检查。一些地方的考核检查,过多过滥。有的考核检查倒还与教育教学有关,而很多考核检查的内容却根本与教育丝毫不沾边。而且现在差不多考核、检查都是重资料、轻实效、走过场。学校为准备迎考迎检,不得不安排老师写材料、准备资料、做展板、办黑板报、换宣传栏、拉标语、挂横幅,甚至逐一培训学生如何应对检查,如何玩鼠与猫的游戏,由此耗费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不得不浪费与牺牲老师很多时间,包括属于老师正常的休息时间,有时候老师付出的时间甚至比上课都还多。

 

三是来自学校政出多门,随意炮制。不少学校行政化越来越严重,内设部门五花八门,交叉重叠。这些被行政化的部门,为了刷存在感,也为了体现权威,今天这个部门弄一个表格需要老师填写,明天那个部门弄个什么问卷要老师配合调查,后天有可能另一处室又搞一个什么意见需要老师征集。今天这个部门出台一个规定,接着明天另外的一个部门又发一个什么文件叫老师执行。同样,刚刚这个部门才召集老师开了会,有可能另外的处室又要组织老师学习。泛滥成灾的表格,多如牛毛的文件,应接不暇的各种会议,让老师苦不堪言。

 

四是来自社会上的一切都要进校园。一切工作都要进校园,这是近些年来不少地方政府部门、单位的一种工作模式。我以为,进校园活动,可以有,只要具有教育意义,但不宜多。曾有一篇文章写到,校园只有这么小,一切都要进校园,校园装得下吗?孩子们的脑袋只有这么大,一切都要进课程,孩子们装得了吗?诸如创卫要进校园,创文明城市要进校园,禁毒要进校园,法制要进校囩,科普也要进校园,甚至殡葬改革、禁止焚烧秸秆、土地保护等等都要进校园。这些进校园活动需要学生参与,当然更离不开老师们的组织与忙活,有的地方还要求师生围绕进校园的主题背标语、考试答题,如若背不到,考试过不了关,还要通报处分老师,为此给老师们增添了很多负担。

 

五是来自不同层面给老师的额外“派活”。当下不少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在内的一些部门将学校纳入业务管辖范围,把学校视作搞形式主义、捞取政绩的工具,层层给老师们下指示,逐级给老师们分配任务。比如抽教师协助中心工作、组织“小手拉大手”活动、参加知识竞赛、关注微信公众号、转发文章、下载App、平台注册。老师们迫于无奈,只好扎扎实实走过场,认认真真干虚活。

 

六是来自一些地方让老师变了味的扶贫。精准扶贫是国家战略,全社会都应全力支持,尽心尽力,责无旁贷,教师也不能例外,教师也必须参与其中。按理说,老师教好书,育好人,通过“扶智”“扶志”和“扶自”,让孩子获得相应文化科学知识,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志向,学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终成为一个合格公民,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也才是的扶贫。

 

除此之外,教师参与扶贫,还有一大任务应该是完成教育扶贫任务,包括宣传教育扶贫政策,督促指导教育惠民政策落实,特别是通过细致而深入的工作,确保适龄儿童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

 

然而在有的地方,却让教师必须蹲点扶贫,每人要包三五户贫困户。有的地方为了监督教师扶贫,每天要让教师通过手机上传照片,以至于有老师一给帮扶户打电话,帮扶户便条件式地反问:“是不是又叫我们拍照?”还有的地方甚至要求教师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

 

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一无技术,二无资金,三无项目,教师去扶贫,给贫困户也解决不了多少实际问题。于是有些地方置正常的教育教学而不顾,把学生放了去扶贫。老师们下去扶贫,干了些啥呢?不外乎是填填表,算算账,弄弄资料,帮贫困户洗洗碗筷,打扫打扫卫生。

 

这种走过场,让老师参与的运动式扶贫,既严重干扰了教育教学秩序,也给老师们增加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七是来自对教育责任的无限承担。本属于社会及家庭承担的责任,有的地方也莫名其妙地压给老师,让本来已是负担很重的老师更是不堪重负。比如有的地方为解决“3点半问题”,要求老师每天放学后必须对孩子守护陪伴。有的地方发文要求教师要担负起留守儿童“兼职父母”的职责。还有的地方为防孩子玩水溺亡,在暑假中要求老师轮流巡检巡守湖塘堰河。对于差不多农村寄宿制学校,都没有配备专职生活教师和宿管员,寄宿生的管理只能由教师兼任,老师们既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负责学生的吃喝拉撒,饮食起居。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理所当然,但如果许多本应由家庭或社会承担的教育责任也都压在教师身上,由教师过多地承担,让教师疲于应付,不仅会让教师过早地对职业产生厌倦情绪,而且对教师正常履行教育职责也会有害无益。

 

八是来自应试教育的压力。教育上的唯分数论,让应试成了属性,让“分数”和“升学率”成为悬在教师头上的两把利剑,让当下的考试不是在考学生而是在考教师,教师在学生之前先戴上了镣铐,为了让自己在考试中胜出,教师不得不拖堂,不得不补课,不得不占用一切可以占用的时间,不得不超量布置作业,不得不对学生进行身心控制,不得不拼时间、拼身体甚至拼生命,这既使学生原本繁重的负担“雪上加霜”,也让教师的负担日益加重。

 

要给教师以真正的减负,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全社会都要大兴务实之风,力戒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东西,对社会危害很大。如果形式主义不除,由社会向教育渗透扩散,那对教育的破坏力更大。因为教育工作与其他行业不同,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发展,教育的一切也终是为了塑造人,教育必须通过潜移默化去启迪思维,洗礼灵魂。教育的特殊性和魅力,决定了教育必须求真求实,必须做真教育,必须实打实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远离浮夸,杜绝虚无,破除形式。

 

不仅如此,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做真人”,如果教育被形式主义所污染和笼罩,如果校园到处弥漫和充斥的尽是形式主义,如果承担教书育人的老师被形式主义所浸染,并且满脑子都是形式主义的想法,满身都是形式主义的习气,一切行为都是形式主义的作派,在这样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之下,所培养的学生也会从小被形式主义所毒害,我们的学校和教育则很难培养出合格的“真”人。

 

第二,应大力营造和弘扬尊师敬教的良好风气。教育承担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教师是承担和面向这一未来的重要角色。因此全社会都应理解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教师的特殊使命,尊重学校教育的主体性质和教师工作的独特性,给教育以应有的支持与关爱,给教师以应有的呵护与善待。

 

我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就是我们或许还一时做不到真正的尊师与敬教,但是我们至少应该做到对教育、对老师不打扰、不添乱、不折腾,尽量减少额外非教学任务对教育、对老师的摊派,给教育一方宁静的空间,给老师一块宁静的讲台,给孩子们一张宁静的课桌,让教育回归到应有的路上,让教师的主业一定要回归到教师的本职工作。

 

第三,教育应由管理走向现代教育治理。市场的主体是企业,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办学是学校的事情。造成教师负担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学校的一切都是大一统管理,而且是多头管理,学校的“婆婆”“妈妈”很多,这种管理既捆住了校长的手脚,又给学校和教师增添了不少负担。

 

要真正给学校和教师减负,就必须去学校行政化,制定学校章程,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实现管办评分离,确立新型政校关系,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责任清单,明晰相应的权利边际和责任界限,明确教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教师负担的根子,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不在教师本身,而在管理者。由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还要求管理者必须走进教室、走进教师、走进学生、走进教学现场,了解课堂里发生了什么,教师做了些什么,坚决摒弃痕迹主义。

 

第四,着力改变学校考核评估制度。地方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尊重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改进并优化对学校的考核评估办法,尽量剔除与教育教学无关或者关联不大的考核内容,将学校从各种考核检查中解脱出来,不以各种考核检查评价教师,将教师从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烦琐事务中解救出来,让学校能够专注于教育教学,尊重教师的专业认知、专业判断与专业自觉,让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用于充电提升和专业成长。

 

第五,切实转变教育政绩观和教育质量观。唯高考是从,以分数论英雄,既使教育乱象丛生,又让教师与学生们一起被捆绑在应试教育的战车上,驰骋于硝烟弥漫的战场,被拼杀得血流成河,遍体磷伤。

 

当务之急必须有序推进中高考制度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以彻底扭转唯分数和唯升学率的束缚,不以学生考试成绩、升学率论英雄,将学校真正办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为老师们的彻底减压减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中小学生的减负不仅是一句空话,而且中小学教师负担重的问题也难以真正化解和消除。

 

第六,尽力配齐配全教师和教学辅助岗位人员。教师的工作量绝不是一天上几节课的事,教师每天看似只上几节课,但在几节课的背后,却是大量的隐性工作量,包括教案准备、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作业批改、学生管理、突发事件处置、家校沟通等等,作为班主任的工作当然更为繁杂。

 

据了解,这些年来,不少地方教师结构性编制补充较为滞后,不少学校教师普遍紧张,教学辅助岗位人员也很缺乏,又特别是对于一些农村寄宿制学校,工勤人员更是严重不足,本来就已经超工作量工作的教师还承担着为学生生活服务的职责和任务。

 

因此各地应结合当地城市化进程、二孩政策、学校实际情况重新核定教师编制数,特别是核定并落实教学辅助岗位人员及工勤人员编制,并足额配齐教师和相应人员,让教师不再为超负荷的工作而弄得焦头烂额,从而保证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备课、教研、培养学生以及自身的专业发展。

 

第七,切实提高学校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我一直以为,使教师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一些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素质不高,管理能力不强,管理水平有限,在对学校和教师管理上没有系统性,缺乏整体思维和统筹考虑,在工作上往往是政出多门、自以为是、随意而为、重复交叉,从而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很多负担。

 

因此一方面应提倡教育家办学,让懂教育的人管教育,让内行指挥引领内行。另一方面应通过系统性的培训学习,通过岗位的实战演练和历练,不断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增强他们的管理经验和智慧。

 

还有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来自外界对学校和教师的诸多莫名其妙的负担,来者不拒,全收不误,一味迁就迎合,没有说“不”的勇气,没有拒之于校门外的底气,没有为老师和校长担当的义气。

 

前不久,在天津市和平区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大会上,上任不满一个月的该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明建平为校长、教师“减负”立下新规,深受校长与老师们的拥戴和欢迎。

 

如果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都能像天津市和平区那样,主动精减会议,砍掉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东西,为校长、老师松绑,同时对于来自外界对校长、对老师不搭边的一些任务和安排,敢于亮剑,敢于抵制,敢于拒绝,就能够给校长和老师们营造一个可以心无旁骛地教书育人的氛围与环境。

 

教师职业要收获幸福,教育要变得更加美好,唯有对教师实现真正的减负。可以这样讲,教师负担不减,教师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也就难以落实,教育成为强国之基,民族振兴之所望,便更是一句空话。

 

举全社会之力,达为教师减负之识,收为教师减负之效,应该有为之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读懂理解教育、读懂教育的图书,发现教育的图书。教育的世界,是与孩子生命相遇的世界,是唤醒孩子灵魂的世界,是师生在教育天地里共同成长的世界,是无数美好瞬间在这里集合的世界,也是向这个世界成就并呈现一切美好的世界。 教育很美好,教育真的可以很美好,教育真的可以更美好!然而,我们的一双“肉眼”常常被浮躁喧嚣所遮挡,被光怪陆离所迷惑,被功利尘埃所蒙蔽,被世俗蛛网所掩盖,被眼疾眼患所困扰,因而不但**不了常人的视野,而且在正常的视线范围之内,都达不到应有的视力,让我们看不远,也看不真,看不清,看不透,还看不见,甚至看偏,看走样。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收费(673+)
  • 不亏(261+)
  • 种类多(331+)
  • 小说多(63+)
  • 内涵好书(503+)
  • 快捷(139+)
  • 盗版少(601+)
  • 体验满分(569+)
  • 强烈推荐(252+)
  • 字体合适(158+)
  • 好评多(498+)

下载评价

  • 网友 融***华: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田***珊: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焦***山:

    不错。。。。。

  • 网友 康***溪:

    强烈推荐!!!

  • 网友 辛***玮: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冯***丽: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后***之: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索***宸: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利***巧: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 网友 潘***丽: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