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历史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阅读的历史精美图片
》阅读的历史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阅读的历史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006619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9
  • 页数:365
  • 价格:27.7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本书为《语言史》、《写作史》和《阅读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上自标记最初演变为符号,下迄当代电子文本出现,笔锋所及,充分展现了阅读历史的全貌。作者首先描述了古代的诸多阅读形式,阐释了认知不同书写系统及文字的方式,继而追溯了中国、日本、美洲等地的阅读形式及其发展,考察了其阅读行为迥然各异的方方面面。

中世纪,欧洲及中东的阅读创意频生、不断演进:默读和礼拜诵读兴起,眼镜广为使用,阅读成为大众教育的核心内容。及至印刷术诞生,社会对于阅读的态度得以彻底转变。当时,书籍贸易急剧增长,读者群体空前壮大,阅读内容日新月异,单页时报、新型报纸以及公共读物相继兴起,印刷字体的不断演进对文本的易读性产生了积极影响。18、19世纪,教育领域掀起了大规模的改革,全社会致力于普及文化,书籍贸易再度焕发活力,公共图书馆从无到有,室内照明得以改进,阅读材料开始有了性别差异。作者还对公共广告、教会及国家的禁书目录、黑人阅读等问题给予了关注。

作者预计,随着个人电脑、手机、网络的进一步普及,阅读交流不久会超越口头交流。在本书最后一章,他考察了“视觉语言”以及有关大脑处理阅读行为的现代理论,探究了新一代读者将以何种方式塑造阅读的未来,同时指出有必要对阅读的真正内涵进行全新界定。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不朽的见证

第二章 莎草纸之舌

第三章 阅读的世界

第四章 羊皮纸之眼

第五章 印刷时代

第六章 宇宙意识

第七章 阅读未来

引文出处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作者介绍:

史蒂文·罗杰·费希尔,新西兰奥克兰波利尼西亚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语言史和古代书写系统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代表性著作有《语言史》(1999)和《写作史》(2001)。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一章 不朽的见证

  做一名书记员吧!

  把此愿刻在你的心版,

  让你的名字永世长存!

  书卷胜于刻字的石碑。

  人之逝去:尸骨化尘土,

  族人别家园。

  是书卷让后人把他追忆,

  是读书人把他的故事传扬。

“是读书人把他的故事传扬”,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古埃及的书记员曾这样吟诵。在他们看来,“阅读”就是“朗诵”。从有文字记载的大部分历史来看,阅读就是说话。人们很早以前就意识到,口头指示、协议、记账之类的事情很容易被歪曲、引起争执或忘记。因此就需要一个特别的证人或“不朽的见证者”准确无误地回想交易的商品和数额,可以在任何时候应答疑问,以口头形式确认事实,进而终止争议。于是便诞生了书写形式,人类的声音转瞬间变成石刻。后来,城邦扩张,王国出现,书写之需求急剧增长,更为复杂且每每可读的书写形式应运而生。

阅读总是有别于书写。书写必须把口头语言转换或解构为表征符号,故以声音为先,而阅读则以意义为先。……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阅读的历史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阅读的历史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阅读的历史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阅读总是有别于书写,书写必须把口头语言转换或解构为表征符号,故以声音为先,而阅读则以意义为先。事实上,阅读能力和书写技巧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阅读不仅仅是给字母赋予声音,那知识底层次的。从根本上来讲,阅读关于意义。从较高的认知层面来看,阅读无须借助任何声音,它所能传达的唯有意义


正如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伊.哈里斯所言,阅读的多重过程“肯定不可避免地与特定的文化母的相关联,并且取决于某一特定文化独有的或已制度化的口述方式”。因此,基于我们现在对阅读的认识判断古代的“阅读”往往只是一种非理性比照。这种反向判断是无效的,因为从古至今阅读对于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东西


也就是说,初级阅读的确是一个语音线性过程,而流利阅读则是一个视觉语义过程


大多数美索不达米亚的文书末页都以此箴言结尾:“让受过教育的向来未受过教育的传达实事真情”,意思是掌握读写能力的人屈指可数,他们的社会责任重大,不应该被忘记或轻视


还有一些书面文字是专门供超自然的神灵阅读的。例如,公元前第一个千年在尼普尔城,人们购买可有阿拉米语咒语的陶碗,并且相信朗读上面的咒语就可以把邪恶的魔鬼镇于碗下。也就是说,文字本身具有魔力,无需任何听众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阅读的历史》为《语言史》、 《写作史》和《阅读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上自标记最初演变为符号,下迄当代电子文本出现,笔锋所及,充分展现了阅读历史的全貌。作者首先描述了古代的诸多阅读形式,阐释了认知不同书写系统及文字的方式,继而追溯了中国、日本、美洲等地的阅读形式及其发展,考察了其阅读行为迥然各异的方方面面。

中世纪,欧洲及中东的阅读创意频生、不断演进:默读和礼拜诵读兴起,眼镜广为使用,阅读成为大众教育的核心内容。及至印刷术诞生,社会对于阅读的态度得以彻底转变。当时,书籍贸易急剧增长,读者群体空前壮大,阅读内容日新月异,单页时报、新型报纸以及公共读物相继兴起,印刷字体的不断演进对文本的易读性产生了积极影响。18、19世纪,教育领域掀起了大规模的改革,全社会致力于普及文化,书籍贸易再度焕发活力,公共图书馆从无到有,室内照明得以改进,阅读材料开始有了性别差异。作者还对公共广告、教会及国家的禁书目录、黑人阅读等问题给予了关注。

作者预计,随着个人电脑、手机、网络的进一步普及,阅读交流不久会超越口头交流。在《阅读的历史》最后一章,他考察了“视觉语言”以及有关大脑处理阅读行为的现代理论,探究了新一代读者将以何种方式塑造阅读的未来,同时指出有必要对阅读的真正内涵进行全新界定。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盗版少(313+)
  • 内容完整(375+)
  • 体验满分(565+)
  • epub(67+)
  • 书籍多(335+)
  • 少量广告(539+)
  • 下载快(646+)
  • 一星好评(310+)
  • 下载速度快(105+)

下载评价

  • 网友 冯***丽: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马***偲: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后***之: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车***波: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冯***卉: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孙***夏: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菱***兰: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居***南: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