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瘾疗愈套装(共3册,空洞的心+欲罢不能+积极上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成瘾疗愈套装(共3册,空洞的心+欲罢不能+积极上瘾)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成瘾疗愈套装(共3册,空洞的心+欲罢不能+积极上瘾)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成瘾疗愈套装(共3册,空洞的心+欲罢不能+积极上瘾)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成瘾疗愈套装(共3册,空洞的心+欲罢不能+积极上瘾)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成瘾疗愈套装(共3册,空洞的心+欲罢不能+积极上瘾)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成瘾疗愈套装(共3册,空洞的心+欲罢不能+积极上瘾)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成瘾疗愈套装(共3册,空洞的心+欲罢不能+积极上瘾)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成瘾疗愈套装(共3册,空洞的心+欲罢不能+积极上瘾)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你为什么总是戒不掉有些东西?成瘾科学研究的科普力作《空洞的心》《欲罢不能》《积极上瘾》,带我们远离有害上瘾,实现积极上瘾,疗愈内心的创伤,迎接自信、健康、幸福的生活
内容简介:
《空洞的心:成瘾的真相与疗愈》
在本书中,加博尔·马泰博士基于几十年来帮助受毒瘾和精神疾病困扰的患者的工作经验,以及新近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以一种富有人文关怀的方式审视成瘾。他提出,成瘾不是只存在于少数意志薄弱者之中的个别现象,每个人都处于一个从轻微到严重的成瘾光谱中;成瘾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个人历史、神经发展和脑化学与成瘾物质/行为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
成瘾源于内心的空虚和无聊,这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调节失败、无法自我满足的状态。尤其是那些在生命初几年有被忽视或虐待经历的人,会失去正常发展与奖赏、动机、自我控制相关的神经系统的机会,无法自我满足的空虚成了“默认状态”。于是,人们不断向外界寻求满足,求助于成瘾物质或行为,但这些外部刺激始终无法真正填补内心的空洞,并且往往是对身心有害的。于是,每次在片刻的解脱之后,又会陷入更深的痛苦。
成瘾的疗愈需要一个生态:疗愈并不意味着从一种疾病中康复,而是意味着成瘾者可以开始创造新的内外部资源,以支持用健康的新方式,来满足自身真实的需求。
本书从对吸毒者的近距离观察开始,继而作者毫不掩饰地剖析了自己对古典音乐唱片和名声地位的成瘾。将真实故事和新近的科学研究、基于科学的解决方案融合在一起,后为我们每个人能做些什么来避免成瘾,以及我们整个社会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成瘾者给出了充满共情的建议。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欢迎来到“行为上瘾”的时代!
我们中近半数人至少有一种“行为上瘾”:无时无刻盯着手机,不断刷朋友圈,通宵追看电视剧集,没日没夜打游戏,频繁查看邮件,用太多时间工作……
上瘾行为带来短期的快乐,却会破坏长期的幸福——
智能手机抢夺我们的时间,危害我们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质量。
电子游戏让千万年轻人沉迷其中,失去了正常交流的能力。
可穿戴设备让很多人运动上瘾,出现了运动伤害。
无处不在的高科技让购物、工作等变得难以回避。
以大量科学研究为基础,本书揭示出一个惊人真相:行为上瘾的生理机制与药物上瘾相同——沉迷于电子游戏时,你的大脑看起来就和dupin吸食者的大脑一样。本书将会说明商业公司利用哪些原理设计出诱人上钩的高科技产品,并且会指导我们摆脱行为上瘾、重获生活掌控权,也帮助孩子远离上瘾、健康成长。
《积极上瘾》
我们一生中要花费很多力量,在做自己坚信的事和做取悦身边重要人物的事之间妥协,而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获得足够的力量,来小化那些妥协。积极上瘾可以让你简单有效地获得力量,提升自身价值,得到想要的幸福。
酒精、药物可以给你带来消极上瘾形成的愉悦感,帮你逃避生活中的不顺心。不过这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积极上瘾同样可以带来这种愉悦感,而且无害、可以持续。不同于消极上瘾,积极上瘾的愉悦感可以让你停止自我批评,学会接纳自我,摆脱无望的生活状态,生活得更快乐。
通过本书,你将了解:
如何辨别积极上瘾
积极上瘾如何使我们摆脱焦虑、头痛等身心问题
如何实现积极上瘾
积极上瘾如何影响孩子
书籍目录:
译者序
作者说明
前言
引言 饿鬼道:成瘾的世界1
部分 成瘾:通向地狱的列车
第1章 他有过的的家6
第2章 成瘾药物的致命支配25
第3章 天堂之钥:逃离痛苦的成瘾33
第4章 你不会相信我的人生故事47
第5章 安吉拉的祖父57
第6章 孕期日记61
第7章 贝多芬出生的房间74
第8章 总会有一些光亮87
第二部分 医生,医治你自己
第9章 将心比心102
第10章 十二步戒瘾笔记:2006年4月5日117
第三部分 一种不同的大脑状态
第11章 什么是成瘾126
第12章 从越战到“老鼠公园”:药物导致成瘾吗131
第13章 成瘾的大脑状态138
第14章 透过针管的温暖拥抱145
第15章 可卡因、多巴胺和糖果棒:成瘾的激励机制154
第16章 恰如被困在童年的孩子160
第四部分 成瘾大脑如何发育
第17章 他们的大脑从未有过机会172
第18章 创伤、压力和成瘾的生物学180
第19章 不在基因之中192
第五部分 成瘾过程与成瘾性人格
第20章 “我不顾一切逃离的空洞”202
第21章 过度关注外界:易成瘾人格210
第22章 爱的不良替代品:行为成瘾及其根源217
第六部分 成瘾的现实
第23章 错位与成瘾的社会根源238
第24章 重新审视我们的敌人254
第25章 自由选择与选择自由257
第七部分 疗愈生态学
第26章 慈悲与好奇的力量270
第27章 内心的气候281
第28章 四步加一步293
第29章 清醒与外界环境303
第30章 写给家人、好友和照顾者的话317
第31章 从未失去327
结语 回忆与奇迹339
后记347
附录A 收养与双胞胎研究悖论348
附录B 紧密关联:ADD与成瘾354
附录C 预防成瘾358
附录D 十二步戒瘾法361
致谢365
注释367
作者介绍:
加博尔·马泰(Gabor Maté)
加拿大知名医生和畅销书作家,于2018年5月获颁加拿大zui高平民荣誉勋章“加拿大勋章”,曾任西蒙菲莎大学兼任教授。他长期关注成瘾、压力、幼童发展和注意缺陷等领域。其作品曾获得休伯特·埃文斯非虚构文学奖、马丁·路德·金人道主义奖,被翻译成超过30种语言。他在TED上关于成瘾的演讲《成瘾的力量与力量的成瘾》已有超过300万观看量。
亚当·阿尔特(Adam Alter)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营销学副教授,同时在纽约大学心理学院任职,曾被评为“全世界40位杰出的40岁以下的商学院教授”。
他的研究领域侧重于判断与决策、社会心理学、消费行为学等,其研究成果被广泛刊登于重要学术期刊中,并且出现在全世界许多电视、广播和印刷媒体上。
威廉·格拉瑟(William Glasser,1925-- 2013)
美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开创了选择理论和现实疗法。1953年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博士学位。1965年,他的《现实疗法》(Reality Therapy)一书问世,标志着现实疗法正式推出。1996年,他将自己以心理咨询经验建立理论命名为“选择理论”。他还著有《选择理论》 (Choice Theory)、《认同社会》(The Identity Society)等书。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有的时候,会觉得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选择。人生是没有选择的,以为可以选择走左边,也可以选择走右边;以为可以选择做,也可以选择不做。但其实没有选择。明白这一点,才是真正的成熟吧。想清楚自己的路,想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就没有选择了。我最近忽然オ明白了这一点。
包惜娣的眼睛似睁非睁,并不完全闭着,留着一线,如同庙里大佛的眼睛,无论你在哪个方向,隐隐约约地,都似在瞧着你。文秀娟惧怕过这双眼睛,后来,慢慢地,没有旁人的时候,她总是注视着它们,那里面幽深黑暗,包含所有,却又空无一物。她觉得妈妈就像是一尊神像,受着香火供奉,收纳着人间许许多多的祈祷愿望,景象森严,若打碎了,也就是一堆泥块而已。她曾试着打碎过,虽然没有成功,但也就此解脱了束缚,无所畏惧了。
她也在想着那个夏天。她在想,如果像文秀琳前头说的,不去告发,而是和她一起拔管子,会怎么样?
姐姐,你真是单纯,会觉得不把爸爸找回来,而是和我一起干,妈妈会和现在一样。呵,我们把妈妈的管子拔了,过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发现妈妈还在呼吸,而爸爸就要回来了,你猜我们会怎么办?你真的觉得;等到爸爸回家的时候,会看到一个没事的妈妈吗?
姐姐,你逃过了一劫,而我还身在其中。
每个人都是座沙漏,时间从出生那刻开始往外流,至死去那刻流尽。
太阳微暖,风冷。文秀娟穿着杏色的绒线外套,手揣在衣兜里,沿着 林子往解剖楼走,步伐不紧不慢。她脸色苍白,但背挺得很直,所以并不显得特别病弱,反有种坚定的美。
只有夜晚才能感觉到世界。
白天人们被世界裹挟,翻滚冲撞,最终稀汁似地被拍在各个角落。夜晚,这团稀汁收拢起来,开始蜷缩成一个整体,开始可以感受到森然横亘在面前的整个世界。沉默的,难以名状的,在善与恶之间徘徊的混沌世界。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你为什么总是戒不掉有些东西?成瘾科学研究的科普力作《空洞的心》《欲罢不能》《积极上瘾》,带我们远离有害上瘾,实现积极上瘾,疗愈内心的创伤,迎接自信、健康、幸福的生活
前言
《空洞的心》前言
那是2018年2月,本书首次出版10年后,我走出旧金山一家酒店的电梯。酒店大堂里,一个陌生人走过来,对我张开了双臂。“我的儿子死于吸毒过量,之前我根本无法理解这件事。但读了你的书之后,我明白它为什么会发生了。”
仅仅一个与悲痛父亲的含泪拥抱,就足以证实本书以及它背后所有工作的价值。在过去10年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写来邮件,告诉我这本书如何影响了他们自己和他们所爱的人的生活,也影响了他们对成瘾者、成瘾的看法,并帮助他们敞开心扉,正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本书成为一些加拿大和美国的歌与诗、西班牙的画作、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戏剧的灵感来源,并且被许多学习机构、成瘾咨询项目和住院治疗机构使用。考虑到成瘾危机的扩大化,令我欣慰的是,我从年轻学生那里得知,他们在本书的鼓舞下,立志成为咨询师,或从事医药和精神医学工作,以帮助书中描述和阐释的那些人。一个洛杉矶的社工写道:“我们的警察为我铺平了道路,他们给我疲惫的心灵注入了希望。其中有一个警察尤其将本书中的减害(harm reduction)模式当成了自己的行动纲领—当他识别出可能的成瘾者时,他会以尊重和充满创造性的同情心来接触他们。”本书还在监狱里找到了它的位置。咨询师们告诉我,有些囚犯在书中看到与自己类似的故事,或听到我与本书相关的演讲时,流下了眼泪。“你的书使我能够准确描述自己成瘾的原因。”一个被监禁在爱达荷州的人写道:“现在我可以回答我的家人和朋友数十年来一直在问我的问题——‘为什么’。”
回答“为什么”这个问题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紧迫。
在我撰写这篇前言的同时,一场阿片类物质使用过量的危机正在肆虐。在美国,每三周就有和“9·11”事件受害者一样数量的人死于吸毒过量。英国是全欧洲海洛因成瘾比例的国家,该国2017年与成瘾药物相关的死亡人数创下新高: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就有3700人死亡,多数都是由于使用海洛因和相关的阿片类物质。加拿大的数据也同样令人痛心。根据加拿大公共卫生局2018年3月的报告,2017年加拿大全境有超过4000人死于使用阿片类物质,比前一年增加了近50%,“影响遍及全国的每个角落……给家庭和社区带来了破坏性的影响”。根据省卫生官员邦妮·亨利(Bonnie Henry)博士的数据,我的家乡不列颠哥伦比亚在刚过去的一个月里就出现了125例吸食过量导致的死亡。亨利博士告诉我:“我过去以为吸食过量只会发生在‘别的地方’的人身上。”她指的是贫民窟,比如我书中写到的温哥华市区东部—它因成瘾药物而臭名昭著,有大量人口吸毒。2016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宣布了一次突发公共事件,亨利博士说,这样做部分是为了将讨论从地区性的危机转向它实际上所代表的更广泛的社会问题。“他们不是‘那些人’。他们是我们的同胞,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的家庭;所有街区都有吸毒过量造成的死亡,从富有的到穷的”。
尽管我们对这场屠杀的震惊和悲痛是真诚的,但我们还是很容易拿“个人偏好”“个人习惯”来解释这些死亡,安慰自己。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上,这些死亡代表了人类的牺牲。这些人成了我们社会长期不愿正视成瘾(尤其是物质滥用)的真相和问题根源的牺牲品。在过去几十年中,面对证据,我们一直在拒绝实施那些能够预防和解决成瘾问题的政策。正如当时的安大略省公共卫生主管在一封给《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的信中恰当而尖锐地指出的:“2003年,一种骇人的新流行病袭击了加拿大,主要是多伦多;44个人死于SARS……省政府和联邦政府做出了强力的反应……15年后,另一种骇人的新流行病—阿片类物质成瘾,袭击了加拿大。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相对而言,我们的集体反应是如此沉默。是因为我们认为那些死去的人不那么有价值吗?我们正在变成这样‘有同情心’的社会吗?”
就像人类社会的许多其他问题,流行病的逐步升级也有一些所谓的“近因”,也就是那些直接引发这些悲剧的因素。任何近阅读或收看过新闻的人都能注意到,显著的近因是,近期加拿大广泛流通着大量廉价的阿片类芬太尼(fentanyl)和卡芬太尼(carfentanil)。(这些药物相比它们源自植物的近亲,如海洛因和吗啡,更加不安全—也就是说,它们使人死亡的剂量,只比产生欣快感、摆脱戒断反应的剂量多一点点,这个剂量差距相比海洛因和吗啡要小得多。因此,它们更致命。)
潜在的自杀式习惯虽然看起来危险,但只是冰山的一角。当人们越来越不顾一切地企图逃离孤独感和对日常生活的沮丧时,我们的社会就成了各种成瘾行为的温床,并且它们还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多。“网络成瘾似乎是值得被收录进《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一种常见障碍。”在该手册出版那年,《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的一篇社论这样写道。不用说,跟那时相比,现在人们对这种精神障碍的认知度又高了不少。
近,《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上的一篇文章讨论了“网游成瘾障碍”。智能手机是又一个主要的新成瘾对象。纽约心理治疗师南希·科利耶(Nancy Colier)报告称,“大多数人一天会看150次手机,每6分钟一次。青年人平均每天会发110条短信……现在,46%的智能手机用户表示离开手机设备,他们就‘没法生存’”—这是成瘾依赖的经典标志。
我们必须谨慎避免将树木和树林混淆,即将外在表现和其背后的过程、症状与原因混淆。这里没有什么新的障碍,有的只不过是由来已久、普遍存在的成瘾过程的新目标物,新的逃避形式。所有成瘾的大脑和心智过程都是一样的,不论其外在形式为何,核心都是精神的空虚。
“数据显示的,是在一个被绝望紧紧抓住的社会中,不健康的行为和流行性的药物成瘾现象飙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纽约时报》上写道。如果不去理解绝望本身,我们该如何处理它的症状呢?
导致绝望,并因此潜在导致成瘾的,是随着时代发展越发深陷工业化的整个世界:越来越深的隔离和孤独,越来越少的公共交流,越来越多的紧张和经济不安全感,越来越多的不平等和恐惧,以及终,对年轻父母们更多的压力和更少的支持。在这个技术的时代里,虚假联结增多,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联结反而减少。正如《广告克星》(Adbusters)杂志在近的一期中挖苦的:“你有2672个朋友,平均每个帖子有30个人点赞,却没有一个人可以和你在周六共进晚餐。”
令人震惊的是,在市区东部的一些机构里,使用者完全可以在注射之前对成瘾药物进行检测,但很多人还是选择了直接注射,即使他们知道所注射的物质可能含有致命成分。要理解这些现象,必须寻找其背后的根本原因—那些初驱使人们使用成瘾物质,并对各种各样的事物上瘾的原因。
“我们需要讨论什么驱使人们使用成瘾药物。”著名创伤研究者巴塞尔·范德考克(Bessel van der Kolk)曾说:“对自己感觉好的人不会去做威胁自己身体的事情……有创伤的人会感觉烦躁、不安、胸闷。你讨厌自己感觉到的东西,就会用药物来稳定自己的身体状态。”这种不顾一切地企图通过控制自己的身心来逃离难以忍受的苦恼和不安的需求,就是原因。正如本书展示的,这种需求会激发成瘾行为,不论其是否与物质使用相关。
“我不会问你过去对什么成瘾。”我经常跟别人这么说,“也不会问你何时成瘾,又成瘾了多久。不论你成瘾的对象是什么,我只在乎它为你提供了什么,你喜欢它的哪一点,它在短时间里给了你什么,使你如此渴求喜爱它?”我得到的答案永远都是:“它帮我逃离情绪痛苦,帮我应对压力,让我心情平静,感觉与他人有联结感,有控制感。”
这些反馈显示了成瘾既不是一种选择,也不是一种疾病。它源自一个人不顾一切地想解决问题的企图—解决情绪痛苦、压力过大、失去联结感和控制感的问题,以及对自己深刻的不满。简而言之,这是一种人类为了消解痛苦而做的孤注一掷的尝试。所有成瘾药物和成瘾行为,不论是赌博、性、互联网还是可卡因,都能直接缓解痛苦,或至少能转移当事人的注意力。因此,我的口头禅是:个问题不是“为什么要上瘾”,而是“为什么会痛苦”。
“即使是伤害性的成瘾,对错位的人来说也具有至关重要的适应性作用。”我的朋友和同事布鲁斯·亚历山大(Bruce Alexander)博士在他开创性的作品《成瘾的全球化:精神贫困的研究》(The Globalization of Addiction: A Study in the Poverty of the Spirit)中写道:“只有长期严重错位(dislocation)的人才容易成瘾。”亚历山大博士将内心和社会性联结感的丧失称为“错位”,我则称之为“创伤”。
“应该在成瘾药物问题所处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看待和处理它,根深蒂固的成瘾药物问题似乎与不平等和社会排斥紧密相连。”英国毒品政策委员会2012年呼吁道。毫不令人意外的是,在英国,成瘾问题流行的地区,是像赫尔市这样由于捕鱼业消亡而具有全英失业率的地区。《纽约时报》近从赫尔市发来报道:“芬太尼成了新宠,它是一种混有海洛因的,比吗啡强50~100倍的阿片类止痛剂。这种成瘾药物已经杀死了数千美国人,包括摇滚明星‘王子’和汤姆·佩蒂,但它的致命风险对赫尔河畔金斯敦(也就是大众熟知的赫尔市)的瘾君子们几乎毫无震慑效果。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简直吸不够。‘它能让所有痛苦都消失’—赫尔市32岁的无家可归者克里斯这样说,他已经海洛因上瘾超过8年了。”
“看到原本可以被拯救的生命每天都在不断逝去是令人心碎的。”亨利博士坦言,“作为应对,我们做出了很多努力来提高大众的意识。我们看到公共舆论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我在北美和国际上的旅行经验,我知道情况确实如此。我相信这本书会进一步为这样的转变做出贡献。尽管在加拿大和国际上已有不少令人鼓舞的迹象,也有了地区性和加拿大全国范围的卫生政策倡议,但是,如果我们希望成瘾治疗和预防能够尽量理性、循证、有同情心并且有科学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吸食过量的危机把我们的社会推向悬崖。现状并不稳定。我们可以迈向新的可能性,也可以听之任之,滑向更糟的状况和更深的悲剧。
“你的书把成瘾者人性化了。”许多读者这么告诉我。这反映了人们对成瘾者的一个普遍而本质的误解。成瘾者就是人。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中的这么多人看不到这一点?只不过是我们习惯了自我中心的头脑,将这个世界分成了“我们”和“他们”。更确切地说,是我们没有能力或拒绝看到“他们”之中的我们,以及“我们”之中的他们。
这种想象力的匮乏在每个领域都会出现,从个人关系到国际政治。简单来说,它反映了我们对身份的执着,而这是我们寻求团体归属感的方式。如果我们认同任何一个比整个人类狭小的团体,就一定会出现从定义上来说“不属于我们”的“其他人”,并且我们很可能相信或至少无意识地相信,“其他人”比我们低等。这种优越感让我们觉得自己有权去评判他人和保持冷漠。
预防和治疗创伤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它并不局限于任何一个阶层或种族。事实上,当我更多地了解原住民的生活方式时,我常常震惊于在现代社会对其他文化的核心教诲和价值观进行贬低的同时,我们失去了多少疗愈这个世界的机会,又给自己造成了多少伤害。
但是,只要我们的系统还没有认清问题的根源是创伤和社会问题,只要治疗机构仍然聚焦于改变成瘾者的行为,而不是疗愈驱动他们行为的痛苦,我们就很难真正遏制成瘾的浪潮。
40年前,我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毕业,在整整四年的医学学习中,一次也没有听人提及过心理创伤以及它对人类健康和发育的影响。几十年后,我的同事亨利博士在加拿大另一侧的达尔豪斯大学学习药学,并且之后又在圣迭戈和多伦多求学。她在多年的学习生涯中,也从没听到过关于创伤的事情。虽然这看起来令人震惊,但即使到了今天,尽管已经有无数证据将创伤与精神和生理疾病、成瘾联系起来,不论哪里的医学院学生,大多数也都没听说过这方面的事。如果医生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以理解病人表现出的问题的根本原因,他们要怎么帮助病人?整个系统要如何应对一个被误解的流行病?
当谈到理解成瘾时,我们总是在面对人们对其“视而不见”的深刻困境。我们的防御机制不会允许我们觉察到自己内心的痛苦和障碍,因为我们也在想方设法逃离它们。自我认知的缺失造成了社会与被社会驱逐的成瘾者之间(并且常常是医疗工作者和他们的来访者之间)看不见的高墙。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相信对有些读者来说,本书中困难的章节是我描述自己的强迫性消费和工作成瘾的章节——这只是两种常见的成瘾形式。虽然很多人发现那部分很有启发性,但也有少数人对它有负面反应。有一个人在我的网站上发帖称:“这本书……很好,直到作者开始谈到他在音乐上花费了数千加元……对我来说,他完全失去了可信度。”另一名评论者是这样表达的:“简短提及这些小缺点就足够了……马泰作为从业者过于关注自己的冲动与他治疗的成瘾者之间的相同之处。虽然他确实把那些人放在了连续谱系的远端,但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在给那些被成瘾危及健康的人帮倒忙。”
虽然初看之下,将“轻度”的成瘾与致命的成瘾药物使用习惯进行类比很奇怪,但在过去10年中,“成瘾能以多种伪装的形式出现”的观点已经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从物质成瘾到表面看起来“值得尊敬”的冲动,所有成瘾都会对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产生负面影响。没有“好的成瘾”,也不存在所谓的“小缺点”。所有成瘾都导致伤害;任何不导致伤害的习惯,从定义上就不能被称为成瘾。我个人对古典音乐唱片的强迫性消费成瘾—热衷购买音乐而不是热爱音乐本身,导致了时间和金钱的浪费。我对妻子撒谎,我的孩子受到忽视,这也妨碍了我尽职尽责地对待病人。而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呢?是多巴胺带来的兴奋、激动和动力—与赌博者、性瘾者、可卡因依赖者所渴求的相同。这种脑化学水平和大脑状态的暂时改变在所有成瘾中都是标志性的存在,在药物成瘾、暴食、自残这些范德考克博士谈到的控制身心的企图中都可以看到。(很明显,当可卡因、冰毒或海洛因依赖的病人听到我在面对自己购物习惯时的无助感时,他们都摇着头大笑,“嘿,医生,我懂,你跟我们这些人一样”。事实是,我们都“跟这些人一样”。)
只有一种普遍的成瘾过程,但它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从温和的到致命的。所有成瘾都使用同样的止痛、奖赏和动机的大脑回路,并造成心理上同样的羞愧和否认,以及同样的找借口和撒谎行为。在所有情况下,它都以损害关系和减少自我价值感为代价来换取内在的平静感。对物质成瘾者而言,不论是迷恋尼古丁、酒精还是非法药物,都会损害身体健康。只有从更广泛的角度理解成瘾,正视它的根源并非基因或选择,而是人类的苦难,能够真正治疗成瘾的疗法才会出现。
“我们的精神卫生系统破烂不堪。”亨利博士谈到一个不幸我也非常支持的观点,“(如果说)精神卫生系统是公共卫生系统的穷姐姐,成瘾治疗大概就是它们住在贫民窟里的远房表哥。”
接受人们的本来面目,并采取多层次的方法,是治疗所必需的。对那些还没准备好戒断的人采取减害模式,对其他人则可以采用十二步戒瘾项目,但不能从法律和道德上强迫参加。迈克尔·庞德(Michael Pond)在他的杰作《浪费:一名酒瘾治疗师在充满缺陷的治疗系统中的康复之战》(Wasted: An Alcoholic Therapist's Fight for Recovery in a Flawed Treatment System)中指出:“对物质使用者的轻蔑渗透在我们的文化中。”庞德甚至在匿名戒酒协会(Alcoholics Anonymous,AA)中体验到了这种轻蔑,他相信这就是十二步戒瘾法对他从来没有起过作用的原因,尽管组织中的人们给予了他陪伴、无私的支持和充满爱的友善。AA的初衷并非治疗,而是为寻求摆脱物质依赖的人提供一种生活方式。没有人应该被强迫参加AA,或被迫加入任何其他模式的康复治疗。
受限于十二步戒瘾项目本身的价值观,它只能帮助一小部分人,但如果十二步戒瘾项目不能帮助所有人,那什么能呢?在成瘾的挑战面前,不存在适合所有人的答案。对许多阿片类物质成瘾者而言,使用如舒倍生(Suboxone)这样的药物替代疗法能挽救生命。(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医生在开舒倍生处方方面有很大的自由度,因为该药风险很小。)药物对其中一些成瘾者有帮助,各种类型的咨询对另一些成瘾者有帮助,但没有一种单一方法可以保证成功。每个成瘾者的需求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被满足。
虽然成瘾给人们的精神健康、寿命、生产力和家庭生活都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但多数医生却几乎没有接受过以成瘾为主题的培训。少数接受过训练的医生也仅局限于了解成瘾的生理方面。如果今天有人邀请我为物质成瘾,以及更具破坏性的“过程成瘾”(process addiction,如赌博、性强迫症)设计一套全面的治疗系统,它会包含以下要素:
医生、咨询师、心理学家、教育者、律师、法官以及所有执法人员都要接受创伤知情法(trauma-informed approaches)培训。
纳洛酮和其他减害方法需获得广泛应用,每个规模化的社区都要建立减害机构,任何有资格的人都应能接受替代性的阿片疗法。
很多社区都需要开放低门槛并能快速入住的戒毒机构。
需要有能让成瘾者可以从戒毒转向创伤治疗、深度咨询及个人和社会技能训练的分级机构。
人们需要学习自我照顾的方式,包括营养健康、锻炼方法(如瑜伽或武术)和正念练习这样的冥想方法。
必须停止目前许多研究所和治疗机构对精神卫生问题和成瘾的错误分割,它们是不可分割的:通常后者是对前者的自我治疗。两者都来自创伤,并需要被同时、共同处理。
鉴于成瘾大脑的损伤从童年期就开始了,并且成瘾药物对大脑还有进一步的损害,康复应被视为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需要耐心的投入和慈爱的引导。
相比将被识别出的成瘾者看作问题,应该鼓励整个家庭将成瘾看作代际创伤的问题,因此应对成瘾是全家共同疗愈的机会,而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治疗。
从预防的角度出发,有风险的年轻家庭应该被识别出来,并获得情绪和必要的财务支持。正如我在本书的附录C中指出的,预防从次产检就要开始。
老师和学校员工需要学习如何识别儿童早期创伤的迹象,学校还须为有风险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矫正性的干预项目;所有接触年轻孩子的人员都应学习和理解人类的发展和心理需求。
需要建立能够协助青年人满足联结需要的社会项目,帮助他们获得成人的引导,并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尊重那些经受了多创伤、错位、成瘾的原住民,以及尊重他们心理上的韧性和古老的教诲,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他们的价值观总是强调社区而不是无情的个人主义;让犯错的人在社区中恢复,而非惩罚他们;他们彼此包容而不相互隔离,并且重要的是,持有一种人应平衡身体需求与精神、情绪、精神需求的观点。我越吸收人类发展、大脑、健康以及个人与社会环境联系方面的科研成果,就越尊敬曾被我们殖民、文化遭到破坏的原住民和他们的传统习俗。在被殖民之前,他们根本没有成瘾问题。
正如我在一开始提到的,对我个人而言,与悲痛的父母相见总是令人动容的,并且我曾遇见过许多这样的人。不论是药物还是任何行为成瘾(如赌博、性强迫症、暴食),真的,任何成瘾,多数都根植于童年时期的苦难;因此很多子女成年后死于成瘾的家长能够认识到问题并表达理解,而不是感觉受伤或愤怒,或认为自己受到了责备,这可能会让人感到意外。我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责备什么人,而是拥抱受苦的人,并呈现成瘾是痛苦常见的症状这一事实。没有指控,只有关于世代苦难的基本现实,而我们会在无意间将苦难传给下一代,直到我们理解并打断家庭、社区和社会中传递它的链条。指责父母是不友善的,并且科学上也不正确。所有父母都尽力做到了好,只不过这个“好”受限于我们自己未能解决和意识到的创伤。这就是我们不经意间传给自己孩子的事物,比如我就这样做过。来自本书和许多其他地方的好消息是,创伤和家庭断联都能疗愈。我们现在知道,只要条件适当,大脑就能疗愈它自己。
我相信本书会继续抵达人们身边,传达基于情绪、心理、社会和科学真相的疗愈信息。正如我们所知,真相可能引起痛苦,但终会带来自由。
成瘾来自受挫的爱,起因于我们无法以孩子需要的方式爱他们,起因于我们无法以我们需要的方式爱自己和彼此。敞开心扉正是疗愈成瘾的道路—对我们内在的痛苦以及我们周围的痛苦敞开慈爱之心。
加博尔·马泰
多伦多
2018年4月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引人入胜(85+)
- 下载速度快(485+)
- 推荐购买(275+)
- 体验差(86+)
- 目录完整(564+)
- 差评少(57+)
- 傻瓜式服务(119+)
- 体验满分(292+)
下载评价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 网友 益***琴: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宫***玉:
我说完了。
- 网友 石***烟: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丁***菱: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后***之: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屠***好:
还行吧。
喜欢"成瘾疗愈套装(共3册,空洞的心+欲罢不能+积极上瘾)"的人也看了
- 全新正版图书 艺术与视知觉(50周年纪念版)四川人民出版社9787220111846 宏坤图书专营店宏坤图书专营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羽毛球运动500问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全套6本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专项训练课堂同步训练习题册阅读理解句子字词训练看拼音写字词生字注音反义词量词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励耘书屋问学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历练·破茧·成长 小梁留学日记 梁宸睿 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管理的变革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锦绣年华 古风短视频策划拍摄与后期制作全流程精解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10考研政治考点解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中学物理教学研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