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国史纲 中国史纲精美图片](https://img3m9.ddimg.cn/75/24/25102119-1_h_1692694111.jpg)
中国史纲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精装本)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黻三位史学巨匠大成之作,一本书读透浩荡中华史,一本经典史学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张荫麟《中国史纲》、吕思勉《中国史》和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的基础上,取其所长,融合而成。本书的*章至第十二章*节,为张荫麟所著;第十二章第二节至第十九章*节、第二十二章第三节至第九节、第二十四章第二节至第十二节,为吕思勉所著;第十九章第二节至第二十二章第二节、第二十四章*节,为蒋廷黻所著。时至今日,这三位史学家的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仍然大大超过了今天的一些史学专著,是不可多得的了解中国历史的好读物。
书籍目录:
代序:阅尽沧桑,读史明智/1
章 中国历史的黎明
节 商代文化速写/001
第二节 历史与传说之间/009
第三节 周的兴起/012
第四节 周朝的外族/017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022
第二节 奴隶的政治经济地位/025
第三节 庶民的形成与抗争/027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030
第五节 婚姻中的女性等级/033
第六节 士的性质及其演变/035
第七节 宗教与祭祀/038
第八节 卿大夫势力的扩大/043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046
第三章 霸国与霸业
节 楚国的兴起/050
第二节 齐国的发展(附宋)/052
第三节 晋楚霸业的交替/055
第四节 吴越世仇之争/060
第五节 郑子产之兴国/063
第四章 孔子和他所处的时代
节 周礼在鲁的传承/068
第二节 孔子品德的养成/069
第三节 乱世之下的孔子/072
第四节 孔子的政治实践/075
第五节 孔子的教育事业及其晚年/079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节 卿大夫的弑君僭越/086
第二节 李悝和吴起的变法/089
第三节 秦国的图强之路/091
第四节 经济和战争的演变/095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099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节 新知识阶级的兴起/105
第二节 墨子与墨家思想/108
第三节 孟子、许行及《周官》/113
第四节 杨朱、名家和道家学说/119
第五节 阴阳家和法家的形成/122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节 吕不韦与嬴政/128
第二节 六国统一于秦/130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营/133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138
第八章 秦亡汉兴之际
节 陈胜、吴广之起灭/143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146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149
第四节 项羽入关中的经过/152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155
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节 从分封到郡县的回归/159
第二节 中国与外族的交往/163
第三节 汉武帝抗击外族的事业/166
第四节 汉武帝的新经济政策/173
第十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节 道家学说的兴盛及影响/177
第二节 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183
第三节 儒家思想之于武帝朝的影响/186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
节 外戚王氏专权/189
第二节 哀帝朝的改革与政治/191
第三节 王莽复起至称帝/193
第四节 王莽改制/197
第五节 昙花一现的新朝/200
第十二章 权谋夹缝中生存的东汉
节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206
第二节 腐败混乱的东汉朝政/209
第三节 两汉的制度/212
第四节 秦汉的武功/215
第五节 丝绸之路的开辟/218
第六节 佛教和道教/220
第七节 两汉的社会/223
第十三章 混乱中洒脱的魏晋
节 三国的鼎立/226
第二节 晋的统一和内乱/229
第三节 民族融合的高峰/232
第四节 南北朝的对峙/238
第五节 魏晋制度之变/241
第六节 贵族与门阀的社会/243
第十四章 开创盛世的隋唐
节 隋唐的开国之路/246
第二节 唐朝盛世之兴/249
第三节 隋唐的开拓与征战/251
第四节 隋唐的对外交流/254
第五节 隋唐的制度/256
第六节 隋唐文化一览/259
第七节 教派(佛教与新教)/261
第八节 探讨中外文化/263
第九节 唐中叶以后的政局/266
第十节 隋唐的社会/269
第十五章 盛而不强的两宋
节 五代之争/273
第二节 宋朝初年的政治/276
第三节 变法和党争/79
第四节 辽夏金的兴起/282
第五节 宋和辽夏的关系/285
第六节 宋和金的关系/287
第七节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290
第八节 宋的制度和社会/293
第十六章 来自草原的元帝国
节 元的勃兴和各汗国的创建/298
第二节 中西文化的交通/303
第三节 元的制度/305
第四节 元帝国的瓦解/308
第十七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节 明初的政局/313
第二节 明和北族的关系/316
第三节 明朝的殖民事业和外患/318
第四节 明末的政局/321
第五节 明的制度/324
第六节 元明的学术思想和文艺/328
第七节 元明的宗教和社会/330
第十八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
节 明清之际/333
第二节 康乾盛世/337
第三节 清初的外交/340
第四节 清代的武功/343
第五节 清中叶的内乱/348
第六节 清代的制度/351
第七节 清代的学术/354
第八节 清代的社会生活/358
第九节 基督教和西方科学的传入/361
第十九章 剿夷与抚夷
节 欧洲的东方殖民步伐/367
第二节 英人寻求平等邦交失败/370
第三节 鸦片贸易之祸/374
第四节 商业战争和殖民战争/377
第五节 坐失发展的良机/382
第六节 不平等条约的禁锢/384
第七节 剿夷派势力兴起/387
第八节 书生意气的灾难/391
第二十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节 治与乱的循环/396
第二节 洪秀全的新朝旧革命/399
第三节 曾国藩改良旧社会/403
第四节 旧式革命的末路/406
第二十一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节 内外合作求自强/411
第二节 前进遇着阻碍/417
第三节 士大夫轻举妄动/423
第四节 中日初次决战/431
第五节 李鸿章引狼入室/442
第二十二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节 康梁助光绪变法/446
第二节 顽固势力总动员/451
第三节 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453
第四节 远东国际新形势/458
第五节 日俄战争/461
第六节 清末的宪政运动/466
第二十三章 辛亥革命
节 孙中山的革命方案/470
第二节 冲破阻碍共和立国/478
第三节 二次革命始末/485
第四节 城下之盟的外交/489
第五节 袁氏称帝的闹剧/494
第六节 “二十一条”之交涉/496
第七节 中央权力的频繁更迭/500
第八节 一战留下问题种种/505
第九节 弱国的外交/509
第二十四章 一战后的中国
节 军阀割据十五年/513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成立/518
第三节 中国民族运动的发展/522
第四节 国民革命直指统一/524
第五节 日本的进一步威胁/527
第六节 关税自主权的收回/529
第七节 逐渐废除不平等条约/532
第八节 俄国的狼子野心/536
第九节 国耻之东北的沦陷/539
第十节 国民政府的政治/543
第十一节 现代的经济和社会/547
第十二节 现代的教育和学术/551
后 记 /554
作者介绍:
张荫麟,字素痴。以史、学、才三才识闻名,与钱钟书、吴晗、夏鼐并称为清华“文学院四才子”。曾编撰《中国史纲》一书,乃归入中国史学名著不愧。
吕思勉,字诚之。注重排比史料,分类札记,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他的全部著作,包括各种断代史、通史、专史等,已汇编成《吕思勉史学论著》。
蒋廷黻,字绶章,笔名清泉。中国历史学家、外交家。蒋廷黻著述不多,但对中国史学界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时至今日,他的一些代表作仍被一些近代史专家不时提及。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代序:阅尽沧桑,读史明智
钱穆
中国为世界上历史完备之国家,又中国史所包地域广大,所含民族分子复杂,因此益形成其繁富。若一民族文化之评价,与其历史之悠久博大成正比,则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然中国近,乃为其国民缺乏国史智识之国家。何言之?“历史智识”与“历史材料”不同。我民族国家已往全部之活动,是为历史。其经记载流传以迄今者,只可谓是历史的材料,而非吾辈今日所需历史的智识。材料累积而愈多,智识则与时以俱新。历史智识,随时变迁,应与当身现代种种问题,有亲切之联络。历史智识,贵能鉴古而知今。至于历史材料,则为前人所记录,前人不知后事,故其所记,未必一一有当于后人之所欲知。然后人欲求历史智识,必从前人所传史料中觅取。若蔑弃前人史料而空谈史识,则所谓“史”者非史,而所谓“识”者无识,生乎今而臆古,无当于“鉴于古而知今”之任也。
今人率言“革新”,然革新固当知旧。不识病象,何施刀药?仅为一种凭空抽象之理想,蛮干强为,求其实现,鲁莽灭裂,于现状有破坏无改进。凡对于已往历史抱一种革命的蔑视者,此皆一切真正进步之劲敌也。唯借过去乃可认识现在,亦唯对现在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故所贵于历史智识者,又不仅于鉴古而知今,乃将未来精神尽其一部分孕育与向导之责也。且人类常情,必先“认识”乃生“感情”。人亲者父母,其次兄弟、夫妇乃至朋友。凡其所爱,必其所知。人唯为其所爱而奋战牺牲。人亦唯爱其所崇重,人亦唯崇重其所认识与了知。唯知之深,故爱之切。若一民族对其已往历史无所了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真奋战而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并世之力量。今国人方蔑弃其本国已往之历史,以为无足重视;既已对其民族已往文化,懵无所知,而犹空呼爱国。
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欲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实之改进,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真实了解。我人今日所需之历史智识,其要在此。前一时代所积存之历史资料,既无当于后一时期所需要之历史知识,故历史遂不断随时代之迁移而变动改写。今日所需要之国史新本,将为自《尚书》以来下至《通志》一类之一种新通史。此新通史应简单而扼要,而又必具备两条件:一者必能将我国家民族已往文化演进之真相,明白示人,为一般有志认识中国已往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种种演变者所必要之知识;二者应能于旧史统贯中映照出现中国种种复杂难解之问题,为一般有志革新现实者所之参考。前者在积极地求出国家民族永久生命之源泉,为全部历史所由推动之精神所寄;后者在消极地指出国家民族近病痛之症侯,为改进当前之方案所本。此种新通史,其主要之任务,尤在将国史真态,传播于国人之前,使晓然了解于我先民对于国家民族所已尽之责任,而油然生其慨想,奋发爱惜保护之挚意也。此种通史,必将从积存的历史材料中出头,将于极艰苦之准备下,呈露其极平易之面相。将以专家毕生之精力所萃,而为国人月日浏览之所能通贯。则编造国史新本之工作,其为难于胜任而愉快,亦可由此想见矣。故曰:治国史之任务,在能于国家民族之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
凡治史有两端:一曰求其“异”,二曰求其“同”。何谓求其异?凡某一时代之状态,有与其先、后时代突然不同者,此即所由划分一时代之“特性”。从两“状态”之相异,即两个“特性”之衔接,而划分为两时代。从两时代之划分,而看出历史之“变”。从“变”之倾向,而看出其整个文化之动态。从其动态之畅遂与夭淤,而衡论其文化之为进退。此一法也。何谓求其同?从各不同之时代状态中,求出其各“基相”。此各基相相衔接、相连贯而成一整面,此为全史之动态。以各段之“变”,形成一全程之“动”。即以一整体之“动”,而显出各部分之“变”。于诸异中见一同,即于一同中出诸异。全史之不断变动,其中宛然有一进程。自其推动向前而言,是谓其民族之“精神”,为其民族生命之源泉。自其到达前程而言,是谓其民族之“文化”,为其民族文化发展所积累之成绩。此谓求其同。此又一法也。
故治国史不必先存一揄扬夸大之私,亦不必先抱一门户立场之见。仍当于客观中求实证,通览全史而觅取其动态。“变”之所在,即历史精神之所在,亦即民族文化评价之所系。而所谓“变”者,即某种事态在前一时期所未有,而在后一时期中突然出现。此有明白事证,与人共见,而我不能一丝一毫容私于其间。
今于国史,若细心籀其动态,则有一至可注意之事象,即我民族文化常于“和平”中得进展是也。一民族一国家历史之演进,有其生力焉,亦有其病态焉。生力者,即其民族与国家历史所推进之根本动力也。病态者,即其历史演进途中所时时不免遭遇之顿挫与波折也。人类历史之演进,常如曲线形之波浪,而不能成一直线以前向。若以两民族两国家之历史相比并观,则常见此时或彼升而我降,他时彼降而我升。只横切一点论之,万难得其真相。今日治国史者,适见我之骤落,并值彼之突进,意迷神惑,以为我有必落,彼有必进,并以一时之进落为彼、我全部历史之评价,故虽一切毁我就人而不惜,唯求尽废故常,以希近似于他人之万一。不知所变者我,能变者亦我,变而成者依然为我。
“生原”者,见于全部潜在之本力,而“病原”则发于一时外感之事变。故求一民族一国家历史之生原者,贵能探其本而揽其全;而论当前之病态者,则必辨于近世而审其变。国史绵历,既四五千年于兹,其病象之见于各时期者,推原寻因,不能全同。有染稍久者,亦有仅起于当前者。而要言之,国史自隋唐以来,科举制既兴,士族门第之地位消融渐尽,而社会走上平铺散漫之境,此中国晚近世一大变也。逆溯中国当前病象,推之远,至于中唐安史之乱以来而极。究生力必穷之先,诊病况必详之后。
盖今日者,数十年乃至百年社会之积病,与夫数千年来民族文化之潜力,乃同时展开于我国人之眼前。值此创剧痛深之际,国人试一番我先民五千年来惨淡创建之史迹,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必有渊然而思,憬然而悟,愀然而悲,奋然而起者。要之我国家民族之复兴,必将有待于吾国人对我先民国史略有知。此则吾言可悬国门,百世以俟而不惑也。
茫茫员舆,芸芸众生,我不知其已历几何世矣!抑有始终未跻于抟成“民族”之境者;有虽抟成为一民族,而未达创建“国家”之域者;有难抟成一民族,创建一国家,而俯仰已成陈迹,徒供后世史家为钩稽凭吊之资者;则何与?曰:唯视其“文化”。民族之抟成,国家之创建,胥皆“文化”演进中之一阶程也。故民族与国家者,皆人类文化之产物也。举世民族、国家之形形色色,皆代表其背后文化之形形色色,如影随形,莫能违者。人类苟负有一种文化演进之使命,则必抟成一民族焉,创建一国家焉,夫而后其背后之文化,始得有所凭依而发扬光大。若其所负文化演进之使命既中辍,则国家可以消失,民族可以离散。故非国家、民族不永命之可虑,而其民族、国家所由产生之“文化”已衰息断绝,而其国家之生命犹得长存者。环顾斯世,我民族命运之悠久,我国家规模之伟大,可谓绝出寡俦,独步于古今矣。
抑思之又思之,断断无一国人之相率鄙弃其一国之史,而其国其族犹可以长存于天地之间者。亦未有专务于割裂穿凿,而谓从此可以得我先民国史之大体者。继自今,国运方新,天相我华,国史必有重光之日,以为我民族国家复兴前途之所托命。则必有司马氏其人者出,又必有刘、范诸君子者扶翼之,又必有贤有力者奖成之。而此书虽无当,终亦必有悯其意,悲其遇,知人论世,恕其力之所不逮,许其心之所欲赴。有开必先,若使此书得为将来新国史之马前一卒,拥慧而前驱,其为荣又何如耶!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文辞优美,能给读者带来阅读享受的历史作品:别人写历史都引用史籍,张荫麟却不囿于史籍,他甚至把《诗经》《楚辞》《论语》词句用的神出鬼没,给一部严肃的学术作品,披上了华丽丽的文学外衣,使得这部《中国史纲》华彩奕奕。
大家手笔,集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黻三位史学大家作品之精华,贯通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历史,为精品中的精品。
媒体评论
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钱穆
张荫麟先生,史学家也,亦哲学家也。其宏博之思,蕴诸中而尚未及阐发者,吾固无从深悉。然其为学,规模宏远,不守一家言,则时贤之所夙推而共誉也。
——熊十力
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严耕望
蒋廷黻所要求于知识界的,是动态、是入世、是事业、是实物,是书本以外、是主义以外、是文字以外、是“清议”以外,是与小百姓同一呼吸。
——李敖
书籍介绍
本书是在张荫麟《中国史纲》、吕思勉《中国史》和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的基础上,取其所长,融合而成。以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为纬,完整勾勒出中华民族上至商周,下至民国的历史进程。《中国史纲》按照朝代顺序编写,但并非每一朝代都以同等笔墨来写,而是按作者的历史哲学标准选取各朝代重要的事件作为主题,着力叙述“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和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作者笔下没有艰涩的学术冷语,没有枯燥的理性说教;作者以其清丽的文笔、飘逸的文风,用艺术化的语言将一部《中国史纲》写的优美动人,使读者既享受历史之美,又领略文学之妙。本书的第一章至第十二章第一节,为张荫麟所著;第十二章第二节至第十九章第一节、第二十二章第三节至第九节、第二十四章第二节至第十二节,为吕思勉所著;第十九章第二节至第二十二章第二节、第二十四章第一节,为蒋廷黻所著。时至今日,这三位史学家的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仍然大大超过了今天的一些史学专著,是不可多得的了解中国历史的好读物。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好评(175+)
- 愉快的找书体验(138+)
- 书籍多(593+)
- 还行吧(195+)
- 值得购买(353+)
- 藏书馆(366+)
- 不亏(223+)
- 内涵好书(99+)
- 体验差(566+)
- 强烈推荐(638+)
- 微信读书(96+)
- 四星好评(415+)
下载评价
- 网友 沈***松: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方***旋: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蓬***之:
好棒good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康***溪:
强烈推荐!!!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索***宸: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饶***丽: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喜欢"中国史纲"的人也看了
哈佛气质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女人一定要把握的十个度 从爱情有长度,说话要适度,办事有尺度,工作有力度,事业有高度,家庭有温度多层面地为女人出谋划策 现代女性成功励志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国对联大观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全套9册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书籍正版 纪实大会战抗战影像全记录经典战役史的细节军事书籍大全南京保卫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0-3岁食育玩具书好好吃的水果蔬菜全3册吃水果吧吃蔬菜吧好吃的蔬菜纸板书好习惯培养立体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穿云鸟:长篇知青小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铁血皇帝(柴荣传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活了100万次的猫(珍藏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图解HTTP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国际陆路货运代理与多式联运理论与实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孟建平系列丛书:各地期末试卷精选 九年级上科学 (华师大版 2021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洗染业培训丛书 洗衣解难手边书 服装洗涤解决方案 服装去污去渍技术 衣物洗涤熨烫复染教程 服装洗衣事故防治技巧 洗衣店经营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全店300-80】 现货 DISSIDIA FINAL FANTASY NT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梅兰芳传京剧泰斗传记书丛【放心购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9787564325220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9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