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精美图片](https://img3m5.ddimg.cn/73/3/23693545-1_h_1.jpg)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本书是一部关于货币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力作。余永定、宋国青、谢平、李稻葵等知名专家学者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以货币供给过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的联系为主线,以当代西方主要的货币供给理论及美国和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为基本内容,对货币供给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实践予以阐述和剖析。本书兼顾理论与实践、国外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理论论述与数量分析。
本书既是一本专著,也可以作为大学金融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材。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一书对有关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和准确的阐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中国与国外经验相结合是该书的重要特点。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金融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央行的货币政策终目标、中间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都在发生重要变化。《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是帮助我们理解和把握这些变化的难得的参考书。
——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是一本少有的好书,对于了解中国货币政策的思路和实践非常难得。该书不仅研究货币的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探究中国货币供给多方面的特有情况和问题。从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到与中国特点有关的存款准备金管理,再到因应经济和金融新情况而产生的新工具和不同工具的组合,作者抓住要点,剥茧抽丝,令人不忍释卷。
——宋国青,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一书阐释了作者在货币政策教研和实践方面的独到见解,也综述了各派观点之间的争锋,概念体系完备,行文论证严谨,特别是讨论了金融危机后国内外非常规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在利率市场化中面临的挑战,以及互联网技术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这本书达到了教科书和专著应有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对实务也有很强参考价值,属于上佳之作。
——谢 平,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催生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央行采取超常规的货币政策,该政策意外的影响力导致全球经济学界正在重新审视货币的本质以及中央银行的机制。《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适逢其时,该书系统地梳理了货币的本质、货币创造的过程、以及中央银行的作用,总结了国际上*的学术研究成果,紧密结合实际,深入研究中国的现实课题,探讨互联网时代的货币问题。《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金融体制全面深化改革大时代的货币理论和实践的宝典,非常值得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以及金融政策和业界操盘者保有和持续研读。
——李稻葵,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主任
书籍目录:
章 货币的定义与度量
节 货币定义
第二节 主要国家货币供应量体系
第二章 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乘数分析
节 菲利普斯的货币乘数理论
第二节 米德的货币供给模型
第三节 弗里德曼—施瓦兹的货币供给决定理论
第四节 卡甘的货币供给决定理论
第五节 乔顿的货币乘数模型
第六节 伯尔格的货币乘数模型
第七节 布伦纳—梅尔泽的货币供给决定理论
第八节 “可用准备金”分析
第三章 基础货币
节 基础货币的本质和特征
第二节 基础货币的来源和运用
第三节 美国的基础货币
第四节 我国的基础货币
第五节 准备金调整额和调整后的基础货币
第四章 货币乘数
节 美国的货币乘数
第二节 通货比率
第三节 准备金比率
第四节 我国的货币乘数
第五章 金融创新与货币供给
节 与货币供给直接相关的金融创新
第二节 金融创新对货币定义和货币量的影响
第三节 金融创新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第四节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指标M1的影响
第五节 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的影响
第六章 货币供给理论中的 “新观点”
节 《 拉德克利夫报告》
第二节 格利和肖与金融中介机构理论
第三节 托宾与“新观点”
第四节 布伦纳等人与反“新观点”
第七章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与货币供给
节 存款准备金制度概览
第二节 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与货币供给
第三节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有效性分析
第八章 再贴现政策与货币供给
节 再贴现政策概览
第二节 美联储再贴现政策实践与货币供给
第三节 我国再贴现和再贷款政策实践
第九章 公开市场操作与货币供给
节 公开市场操作概览
第二节 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实践及其有效性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实践及其有效性
第十章 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节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理论
第二节 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实践
第三节 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有效性
附录 1 虚拟货币本质上不是货币
附录 2 余额宝与存款准备金管理
附录 3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管理?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媒体评论
货币供给理论的新发展
——读《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
作者|余永定(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文章|《中国金融》2015年第7期
盛松成、翟春撰写的《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一书2015年3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盛松成在其1993年出版的《现代货币供给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基础上,吸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货币供给理论和货币政策实践的新发展,撰写的又一部专著。
作者对西方货币供给理论了解之深入和细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自认为对西方经济学说史比较熟悉,但作者在本书第二章《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乘数分析》讨论的一些理论模型却是我过去并未接触过的。阅读本书使我又重新回到学生时代,对过去缺失的知识进行补充。不仅如此,对过去认为理所当然的一些概念和理论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对西方中央银行,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演进、发展历史了解的翔实程度,以及对它们的货币政策操作细节了解的翔实程度,使笔者深感佩服。如果没有长期知识积累和孜孜不倦的努力,这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
作者对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演进,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权威的阐述。鉴于作者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的地位,这种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曾不揣冒昧为邹至庄教授主编的《中国经济手册》撰写过中国货币政策的章节。同盛松成和翟春的阐述相比,我不免有“局外人”孤陋寡闻之叹。
重要的是,作者在本书提出了不少有关货币性质与功能的重要理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作者在讨论乔顿的“货币乘数模型”时提出,定期存款在存款总额中比率的变化之所以会影响货币存量“有两大原因:,在存款总额中,定期存款的比率越大,活期存款的比率就越小,当存款总额和公众手持通货不变时,狭义的货币量M1也就越少,反之则反是;第二,如前所述,只有活期存款才能开列支票,才能创造存款货币,而定期存款则不能,所以,当采用狭义的货币定义时,定期存款在存款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货币乘数就越小,反之则反是。”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同时也重要的问题。
为了讨论上述问题,有必要首先简单重温一下大家所熟悉,却又不甚了了的货币创造过程。设在比例储备制度下,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从某个私人机构购买政府*。若该客户(私人机构)将央行支票(或现金)存入某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这家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和准备金将等量增加。由于准备金率小于1,这家银行出现超额准备金。银行把超额准备金贷给客户,就需在客户的存款账户中计入一笔等额活期存款。有了活期存款,客户就可以开立等额的银行支票购买产品和劳务。而产品和劳务的出售者则会把支票存入另一家银行。第二家银行为存入支票的客户(产品和劳务的出售者)在其账户中计入一笔存款(活期还是定期取决于客户要求。这里设存入的是活期存款),同时把支票存入在中央银行的账户。中央银行则把与支票等额的准备金从家银行的账户划入第二家银行的账户。第二家银行的准备金和活期存款因此而等量增加。由于准备金与存款等量增加,第二家银行也出现了超额准备金,它也会把超额准备金贷给客户。由于准备金的一部分要用于支持客户的活期存款,第二家银行可贷出的超额准备金小于家银行初的超额准备金。同理,当这个客户用支票购买产品和劳务之后,第三家银行的准备金和活期存款等量增加。由于出现了超额准备金,第三家银行又会把超额准备金贷给新客户。第四家银行的准备金和活期存款又等量增加。这样,货币的创造过程会继续延续下去,直至中央银行初创造的超额准备金全部被各家银行用于支持各自的活期存款。
在上述货币创造过程中,所有产品和劳务的出售者都把支票存入另一家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如果他们都把支票存入另一家银行的定期存款账户,情况又有何不同呢?假设客户(私人机构)将出售政府*(或外汇等其他资产)给中央银行所得的现金存入某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账户,该银行的准备金和定期存款等量增加。在这个例子中,新增准备金采取了新增现金的形式。假设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为零,新增现金(准备金)就全部是超额准备金。该银行可以把全部新增现金(超额准备金)贷给客户。客户将把这笔现金贷款用于购买产品和劳务。而产品和劳务的出售者则会把现金存入自己在另一家银行的定期存款账户。在上述过程中,由于不能根据定期存款开立支票,新增的作为流动手段的货币(M1的增量)自始至终是客户初存入银行的现金。M1的乘数为1。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定期存款却可以继续增加下去,直至银行客户不愿意或不再能够增加定期存款。换言之,在上述例子中,“定期存款的乘数”(终的定期存款总量对客户初存入银行的现金的倍数)——因而“M2的乘数”——可能会远远大于1。在现实中,银行存款中当然既有活期存款也有定期存款。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当采用狭义的货币定义时,定期存款在存款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货币乘数就越小,反之则反是。”可见,尽管分析的角度有所不同,上述结论同作者对乔顿模型的批评完全一致。但是,我们似乎可以得出更为“*”的结论:M1是央行货币政策决定的,定期存款则取决于经济体中的储蓄(需求)。M1与定期存款没有直接的关系。因而M2同央行货币政策也没有直接关系。M1与M2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两者同实体经济的各自关系而建立的。脱离实体经济,广义货币乘数和定期存款在存款总额中的比重等概念并没有什么意义。这些比率都是事后结果,对于预测广义货币的增长并无真正的帮助。中国M1与M2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关系可能主要是实体经济中储蓄率比较稳定的结果。当然,到此为止,我们的分析只是现实情况的一级近似,在引入资本市场和金融创新等概念之后,M1与M2之间会呈现更为复杂的关系。依次分析这些关系,对于理解货币的性质和功能,从而更好地制定货币政策应该是很有必要的。
我注意到,作者对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价值贮存手段的不同功能做了严格区分,十分强调M1与M2的区别。作者指出“流动性越强的资产,对经济的影响越直接、越迅速,也就是说M1对经济的影响比M2的影响更直接、更迅速,而M2的影响又超过M3的影响。这是因为M1是现实的购买力,它的变化将直接引起市场供求和物价的变化,而M2和M3只有当它们转变成M1后才会产生这种影响。所以货币当局总是非常注重对狭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控。而之所以统计广义的货币供应量,确定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指标,首先是因为广义货币很容易被转换为狭义货币,货币当局如果不同时控制广义货币供应量,就很难控制狭义货币供应量。”我对作者的这些看法十分认同。
盛松成和翟春在对货币的性质和功能,以及货币创造过程进行的深入分析很有启发性。至少对于我本人来说,他们的分析促使我对自己长期以来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理清了过去一些十分纠结的问题。
本书启发思考的亮点还很多,这里不再赘述。发现和回答真正的问题,不是纯书斋学者和纯行政官员所能做到的。而本书之所以具有独特价值正是因为本书是学者和实践者一身二任的产物。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利率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基准利率目标体系尚未建立,选择适合国情的目标利率还需要深入研究和长期探索;二是调控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利率传导还存在障碍。目前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能充分影响货币市场利率,但货币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融资利率的传导还存在较大障碍。也就是说,要实现利率市场化和真正的价格型调控,我国还有一长段路要走。在未来较长时期中,我国的货币调控仍将是价格型调控和数量型调控相结合,并逐步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转变为以价格型调控为主。在新常态下,如何平稳实现上述转变是中国货币当局面临的严重挑战。《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对国内外中央银行管理货币供给的历史经验的全面梳理和研究,对于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尽管本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但我认为本书还是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在货币供应理论中,流量分析法也是研究货币创造的重要方法,本书虽然在第三章实际上已经涉及这一问题,但作者并未花费必要篇幅明确讨论此问题。鉴于公式ΔM2=PSBR(财政赤字)-Δbonds(新增政府券)+ΔBLP(新增银行体系对公众贷款)+ΔF(新增外汇储备)对于理解货币供应变化具有的重要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本书的第二章与第四章在内容上有重复之处,应该可以做些调整。对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数量宽松政策似乎可以单辟一章进行讨论。对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行于大部分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的成败也应该有所讨论,否则读者难免会产生本书在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讨论上篇幅不够平衡的感觉。不少读者对于中国货币当局如何统计各种货币总量的问题十分感兴趣,而作者在这个问题上有发言权。遗憾的是,本书对于中国各种货币总量统计的技术性细节并未加以更具体的说明。另外,有些技术性问题,也有可改善之处。
总之,在我所涉猎过的国内已出版的货币供给问题著作中,《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是对西方货币供给理论剖析深入,对中国、美国货币政策实践比较研究翔实的优秀专著之一。它是政府部门的决策者、经济金融领域的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由于时间有限,现在我只能对本书做一个挂一漏万的简单评述。可以肯定,一旦时间允许,我还将回头重读本书。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无缺页(104+)
- 购买多(434+)
- 无水印(254+)
- 无广告(414+)
- 图书多(222+)
- 体验差(577+)
- 四星好评(352+)
- 微信读书(386+)
- 无盗版(649+)
- 体验好(121+)
- mobi(610+)
- 格式多(661+)
- 值得购买(203+)
下载评价
- 网友 石***致: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龚***湄: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孙***美: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居***南: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 网友 饶***丽: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苍***如: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宫***凡: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汪***豪: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冷***洁: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喜欢"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的人也看了
建筑大师MOOK丛书:路易斯·康 《大师》编辑部 编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幼小衔接·综合素养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4周秒杀BEC词汇6000(初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理想树67高考2020新版高考必刷卷预测卷 理科综合 精析考纲洞察风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走遍地球--美洲大洋洲 畲田,王卓然 编著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新疆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教材2023新疆公务员考用书 申论习题集1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徐文兵3册套装 字里藏医+知己+饮食滋味《黄帝内经》饮食版 徐文兵著 正版书籍 中医家庭保健养生健康书籍 养生营养食谱生活食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电子商务类;职业教育实战型电子商务规划教)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兴吴破楚:伍子胥的复仇之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有机合成化学及实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9787313108623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La Clemenza di Tito莫扎特《狄托的仁慈》全谱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论语(吟诵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袁隆平与兴安大米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增广贤文 中华经典国学书 中国传统文化荟萃 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加故事文白对照增广贤文书 青少年经典名著初高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 中国儿童文学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