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和融入:残疾人社会空间研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参与和融入:残疾人社会空间研究精美图片
》参与和融入:残疾人社会空间研究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和融入:残疾人社会空间研究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730988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33.7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残疾人群体及其生活现状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状况得到不断改善。但在竞争严酷的大城市里,残疾人与以健全人为主的“主流社会”关系如何?残疾人是否得到“主流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对待呢?是否平等地参与和融入社会?这是本研究的缘起。

以空间为分析视角研究社会问题是地理学和社会学相糅合的概念,本书以大城市为例,以空间作为社会生活的公共资源,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兴理论—社会排斥理论分析城市残疾人社会空间,从就业行为空间、日常行为空间、意象空间三个维度探析残疾人群体社会生活现状,揭示了群体社会属性的空间差异及其社会学涵义;结合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探究残疾人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空间,从就业培训、社区康复、教育体制三个方面构建残疾人群体人力资源开发空间的制度分析框架。


书籍目录:

章  绪论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相关概念

第三节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研究框架

第四节  相关理论

第二章  国内外残疾人社会空间研究综述

节  国外残疾人社会空间研究综述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城市残疾人的社会空间构成及研究假设

节  城市残疾人的社会空间构成

第二节  城市残疾人社会空间研究的理论假设

第四章  上海市残疾人群体基本状况

节  人口学特征和空间分布

第二节  致残状况

第三节  家庭状况

第四节  社会保障状况

第五节  就业状况

第五章  上海市残疾人群体人力资源开发实践探索

节  增能理论——人力资源开发实践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残疾人职业教育

第三节  残疾人就业培训

第四节  残疾人社区康复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上海市残疾人社会空间分析

节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行为空间分析

第二节  上海市残疾人日常生活空间

第三节  上海市残疾人的城市意象空间

第七章  上海市残疾人社会空间与社会排斥——理论探讨

节  城市残疾人社会化过程

第二节  城市残疾人的社会排斥表象

第三节  理论探讨

第四节  研究结论

第八章  对策思考

节  相关建议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肖昕茹,1979年生,籍贯河南,博士,201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目前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就业、城市人口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等,在《人口与发展》、《上海经济研究》等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社科以及上海市哲社、*项目。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关注残疾人,关注残疾人的社会空间研究。


前言

   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残疾人群体及其生活现状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状况得到不断改善。但是,在竞争严酷的大城市,残疾人与以健全人为主的“主流社会”关系如何?残疾人是否得到“主流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对待?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促使笔者开始此项研究。

   社会空间是地理学和社会学相融合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列斐佛尔(Henri Lefebvre)提出的,后经哈维(David Harvey)、苏贾(Edward Soja)等人的阐释和发挥,成为城市社会地理和人文地理研究中有影响力的分析概念。在社会经济发展演变过程中,国内外学者以社会空间为主题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本书界定社会空间包括就业行为空间、日常生活空间及意象空间,反映了群体社会属性的空间差异及其社会学涵义。本书以上海市为例,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兴理论——社会排斥和社会融合理论分析城市残疾人社会空间,探析其在大规模城市更新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现状特征及社会排斥作用表象,期望对提高残疾人的社会融合度,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有些许贡献。

   基于空间作为公共资源的公平性以及空间融合的维度,本书的研究假设是: 在城市发展及更新运动中,城市残疾人就业行为空间被压缩,居住就业空间相对集中;城市残疾人的日常生活空间较为狭窄,活动类型单调,活动内容贫乏,社会参与水平低;相比城市社会主体的健全人而言,城市残疾人群体意象空间的覆盖范围小,涉及的内容较简单,且形成的意象也十分模糊。

   本书的研究内容及发现如下: 

   1. 梳理了城市残疾人群体社会化特征及上海市残疾人社会经济现状。发现城市残疾人群体的社会化过程、社会角色履行及人际关系比较特殊;上海市残疾人社会经济状况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2. 基于残疾人就业心理及就业机制,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市残疾人的就业行为空间特征。发现就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的邻近,降低了就业行为空间风险;就业行为空间存在隔离特征;就业行为受到社会歧视;残疾人就业行为空间范围与残疾等级和残疾类别有关。

   3. 分析了中年残疾人及青年残疾人的日常活动空间特征,并探讨其社会排斥机制。发现家庭经济状况是城市残疾人购物空间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残疾人娱乐休闲空间集中在居住地附近,跨省区旅游活动较少;残疾人现实社会交往空间较小,形成亚文化群体,电脑网络拓展了其虚拟社交空间。

   4. 基于城市残疾人的认知草图及访谈,分析了残疾人城市评估意象及结构性意象空间。发现残疾人对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感到自豪,但是在社会参与、生活状态及生活感知中,残疾人群体对于目前的自身状况并不满意,人情淡薄、生活压力大等是残疾人对生存环境的普遍评价;残疾人城市结构性意象空间范围比较狭小,主要集中在居住地周围和就业活动范围,环境识别内容较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残疾人的社会空间特征。

   5. 基于社会排斥视角对城市残疾人社会空间展开理论探讨。总结并归纳了上海市残疾人劳动力市场分割,教育排斥、机动性排斥和经济排斥等社会排斥表象,指出: 残疾人劳动力市场属于低端劳动力市场,就业层次较低;社会排斥因素引起残疾人社会空间分异;机动性是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残疾人机动性(mobility)缺失导致城市空间排斥;等等。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一般般(297+)
  • 经典(561+)
  • 体验还行(409+)
  • 在线转格式(102+)
  • 傻瓜式服务(263+)
  • 图文清晰(68+)

下载评价

  • 网友 邱***洋: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 网友 屠***好:

    还行吧。

  • 网友 宓***莉: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丁***菱: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冷***洁: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薛***玉: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利***巧: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焦***山:

    不错。。。。。

  • 网友 温***欣: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