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李庄:一本战时风雅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发现李庄:一本战时风雅笺精美图片
》发现李庄:一本战时风雅笺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发现李庄:一本战时风雅笺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2012903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6
  • 页数:328
  • 价格:38.72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寂寂无名的李庄在抗战时期安放了一张书桌,让它在这段历史的切片中群星闪烁,与成都、昆明、重庆齐名。《发现李庄》(三部曲)重拾抗战时期学人颠沛流离又壮怀激烈的岁月。用旧照片、档案、史料、书信讲述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大地测量组等机构的战时往事,追忆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梁思成等学者大师在民族存亡之际的勇毅与温情。 《发现李庄:一本战时风雅笺》收录众多流寓李庄学人的诗词书信,讲述学人点点笔墨之中的故事。如陈寅恪与史语所陈槃、劳榦等人以诗唱和,董作宾《香樟集(栗峰谣)》、李约瑟《忆李庄》、费正清《李庄之行》,再如语言学家李方桂母亲、清廷画师李瑞韶写意小品、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水粉画、庞薰琹的贵州苗民图等……一件件不凡的平凡事、一页页泛黄的信笺纸、一幅幅珍贵的图片,大量资料*度面世,再现另一个维度的真实学人。


书籍目录:

目录

江山依旧留雁影

《一本战时风雅笺》序 001

编?弦外遗音

□傅斯年

悲歌 010

□陈寅恪

颇恨平生畏蜀游 012

寅恪先生示诗依韵奉和 陈槃 012

癸未春日感赋 014

《霜红龛集》望海诗云“一灯续日月不寐照烦恼不生不死间如何为怀抱”感题其后 014

乙巳元夕前二日,始闻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燏君逝世于灵谷寺追挽一律 014

□董作宾

西厢即事 015

香樟集 016

傅斯年先生吊祭文 018

□岑仲勉

送槃厂休假旋里 019

博翁、槃庵数年间迭相唱和,迩来妄有加入,因以代言 019

喜槃厂至,和博翁韵 020

□陈?槃

宿赤水河站 021

泸州食柑 021

奉和郢客词丈惠诗原韵 021

奉詶岑仲勉丈 021

南溪板栗坳西里许得松树坡山涧幽奇屡游有作 022

田畔海棠憔悴着花 022

步韵奉答仲勉前辈,继和博翁韵见詥之作,原唱有玉树连枝大小秦之喻,拙詶因有第五六句 022

杂诗 023

报梁方仲 023

方仲和予前诗再报之 023

秋稻渐登抚事感作 023

杂诗七首 024

苑峰属书扇面感秋凄异聊复作诗 026

秋思和贞一 026

假日出游遂憩松树坡 026

海棠盛开 027

杂诗六首 027

秋山 句 028

冬月梨花幽芳可挹 028

酬梧梓 028

农历除夕,方仲招饮,相约赋诗。方仲明春将奉派赴美,念当分携因以为赠 029

游介眉女史以近制茶花赋出示属题 030

桐花 030

七月廿七日孟真师寓斋小集即事 030

王君献唐有约为山院茶花写真诗以促之,王君善饮因行末句 031

永历钞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昆明寺僧焚余物也。王之屏购归属余为题 031

栗峰杂诗 031

彦堂先生以羲之换鹅图命题 032

□劳?榦

戎州即事二首 033

自宜宾下李庄舟中 033

江村 033

题董彦堂先生《殷历谱》 034

过凉州 034

凉州词 034

五古 居延故址 034

和千家诗七 035

边塞杂咏八首 036

河西杂兴四首 037

题句三首 038

傅孟真先生挽词三首038

□王叔岷

抵李庄栗峰口占五古 040

返李庄栗峰,殊有废养远游之感,因赋五古及序一首 040

仲春叔岷还乡,言中研院于季春迁往南京,诗以励之 王耀卿 040

无题 041

无题 041

□夏?鼐

敦煌佛爷庙偶成 043

南部县遇雨二 043

七律 富利场读书度岁 043

往事 044

□周天健

三十二年旧历除夕 046

□游?寿

伐绿萼梅赋并序 047

山居志序 049

□梁方仲

襍诗五首 051

无题 051

和方仲诗 杨联陞 052

挽岑仲勉诗 052

□史久庄

七古短章 054

拙稿辱史久庄校勘并题以诗,依韵致谢 李权 055

好事近 055

调笑令 055

鹊桥仙·悼亡 055

□王献唐

句两首 057

贺彦堂五十寿 057

示小萍 058

题向湖清话图寄逸雪 058

□李?权

七律 初闻李庄 060

答李博父同年李庄见寄 林思进 060

无题 061

七律 李庄闻警报用前韵 061

生日承同仁公讌赋此申谢兼抒鄙忱 061

贺婚礼 为逯钦立与罗荷芳催粧 062

板峰纾怀 063

七律 送陶孟和访美 063

□曾昭燏

寄怀子綝约廉柏林 064

满庭芳·莫愁湖 064

点绛唇 064

□林徽因

春天田里漫步 066

067

十一月的小村 067

忧郁 069

哭三弟恒——三十年空战阵亡 069

□卢?绳

溪庄辞岁 072

呈梁、刘二师 072

李庄石牛山旋螺殿二首 073

戎州纪行 073

溪庄杂咏 074

赠罗哲文 074

溪庄端阳,观龙船竞渡 075

□王世襄

大树图歌(选二) 076

□罗哲文

李庄闻鬼子投降 078

别李庄 078

纪念梁思成先生诞生八十五周年 078

重访故乡 078

□冯?泽

大江亦识生离苦 079

遥忆李庄友 079

□翁长溥

忆李庄 纪念同济大学八十周年校庆 080

□张轶群

题自绘栗峰家园图 081

别重庆东下 081

□志

满江红·怀念李庄 082

□赵宇馨

李庄歌——纪念1944届同学毕业五十周年,追忆李庄往事 083

□向?楚

得伯希新得武周石刻 086

又得伯希新得武周石刻 086

□罗南陔

题赠敏兴萍三小友 088

□罗筱蕖

巴掌颂 090

□罗荫芬

送九妹随院之南京 092

□罗莼芬

无题 093

□罗菡芬

无题 094

□周懋庸

李庄歌——为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而作 095

调寄?台城路 096

故乡行?六十年重返李庄 097

第二编?六同忆旧

□傅斯年

亟庐诗钞叙 099

“五四”二十五年 100

《六同别录》编辑者告白 104

送李约瑟博士返英国 105

□陈寅恪

与董彦堂论《殷历谱》书 108

□李?济

李霖灿《麽些象形文字字典》序 109

《中国考古学报》前言 112

□董作宾

《殷历谱》跋语 114

飞渡太平洋 115

□那廉君

迁川之路 116

□王叔岷

栗峰轶事 118

□劳?榦

敬为光涛吾兄书 120

□夏?鼐

安阳殷墟的头骨研究 121

一九四四年史语所过元旦 122

□石璋如

板栗坳?戏楼台?代所长 124

回忆《六同别录》 127

□凌纯声?芮逸夫搜集

两个善夸的人 129

神算 130

□郭良玉

闲静安宁的李庄生活 132

□梁柏有

李庄,留下我童年记忆的地方 135

□史语所

留别李庄栗峰碑铭 137

□金岳霖

悼沈性仁 139

□罗嘉驩

抗战中的李庄 145

□费正清

李庄之行 149

□梅贻琦

一九四一年李庄纪行 152

□索予明

烽火漫天拼学术——记李庄时期的中博 158

□李霖灿

再谈玉龙雪山 165

《殷历谱》二三事 172

日记两则 173

□梁思成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177

□刘致平

南溪李庄镇 184

□王世襄

李庄琐忆 186

□罗哲文

几回清梦回李庄 192

□丁文渊

同济测量系十周年纪念 194

□徐诵明

国立北平大学1939年毕业生纪念册序文 196

同济大学题赠罗公祠匾 197

□魏?微

国庆日在同济 200

□高?涛

同济生活在李庄 202

□李光谟

《李济传》序文 207

□王汎森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重访史语所旧迹 209

“新建古迹”:只有地点是古的 212

第三编?李庄飞鸿

一九三七年

中博院停工播迁移藏事呈 文(8月21日) 215

一九三八年

宜宾地方官员与 往来电文(3月21日,4月4日) 215

一九三九年

傅斯年致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8 月30日) 217

傅斯年致梅贻琦、蒋梦麟、黄钰生(11月20日) 217

曾昭燏致向达(10月8日大理寄至昆明) 218

一九四〇年

傅斯年致赵元任(2月22日重庆寄至美国) 220

傅斯年致各组主任函(8月14日昆字十六号 至密) 222

中博院王振铎致李济(10月4日李庄寄至昆明) 223

梁思永致董作宾(10月29日昆明寄至李庄) 225

一九四一年

傅斯年致朱家骅(1月22日李庄寄至重庆) 226

南溪县李庄三十二位士绅致四川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冷熏南

(3月29日) 226

傅斯年致向达(4月22日重庆寄至昆明) 228

俞大綵致李凤徵(7月31日重庆寄至李庄) 229

傅斯年致董作宾、梁思永(8月25日重庆寄至李庄) 231

梁思永致李济(10月16日李庄寄至重庆) 232

周均时致四川省第六区专员公署(10月27日李庄寄至宜宾) 234

傅斯年致向达(11月8日重庆寄至昆明) 234

汤用彤致李济(11月22日昆明寄至重庆) 235

一九四二年

李济与傅斯年往复书信(3月27日、3月30日) 236

向达致曾昭燏(9月22日敦煌寄至李庄) 238

向达致曾昭燏 (9月26日敦煌寄至李庄) 238

王献唐致屈万里(9月29日、11月19日) 239

吴金鼎致李济(9月某日成都华阳县牧马山寄至李庄) 242

夏鼐致李济(10月24日浙江温州寄至李庄) 243

向达致曾昭燏,附致李济、傅斯年书(11月5日敦煌寄至李庄) 245

傅斯年、李济致于右任(12月5日李庄寄至重庆) 251

一九四三年

梁思成致李济(1月6日李庄寄至成都) 255

曾昭燏致李济(2月6日李庄寄至成都) 256

陶孟和致傅斯年、李济(6月30日兰州寄至李庄) 258

孔德成致王献唐(8月10日、9月16日重庆寄至李庄) 259

梁思成、林徽因致陈岱孙(9月27日、11月4日李庄寄至昆明西南联大) 261

李济致吴金鼎(某月某日李庄寄至成都) 266

一九四四年

吴定良与朱家骅往复电文(1月8日、1月19日) 267

丁文渊致朱家骅(2月11日) 270

李化民等人联名致朱家骅(7月10日) 271

梁方仲致陶孟和(6月3日重庆寄至李庄) 274

丁文渊致蒋融(6月12日) 275

孔德成致董作宾(7月21日重庆寄至李庄) 275

陈寅恪致李济、傅斯年(11月23日成都寄至李庄) 276

刘敦桢致李济(11月28日重庆寄至李庄) 277

一九四五年

李陈启华致李济(1月29日李庄寄至重庆) 279

曾昭燏致李济(2月15日李庄寄至重庆) 280

李光谟致李济(2月17日李庄寄至重庆) 281

傅斯年致夏鼐(2月23日李庄寄至敦煌) 284

傅斯年致张群(3月10日) 286

游寿致董作宾(4月2日重庆寄至李庄) 289

一九四六年

傅斯年致董作宾并转同人(2月19日) 291

冯友兰致李济(3月l日昆明西南联大寄至重庆) 292

唐筼致傅斯年(3月16日成都寄至某地) 292

傅斯年致董作宾(4月7日某地寄至李庄) 293

黄彰健致董作宾(9月22日) 295

严中平致董作宾(10月2日重庆寄至李庄) 296

杨希枚致董作宾(10月4日) 298

陶孟和致董作宾(7月18日某地寄至李庄) 298

一九四八年

李济梁思永往复通信(7月2日,8月5日) 300

曾昭燏致杭立武(12月6日) 302

一九四九年

陈致平致董作宾(6月8日) 303

附?录

抗战时期迁入李庄的主要单位 305

本书主要人物简表(1948年统计数据) 306

走出李庄的 学者当选院士不 名单 308

参考书目 311


作者介绍:

岱峻,文史学者,祖籍四川资阳,定居成都。著有《发现李庄》(三次再版,获第五届四川文学奖),《消失的学术城》,《李济传》(初版获《中华读书报》2009年百佳 读物;增订本获《光明日报》2021年十大好书),《民国衣冠》(中华读书报2012年百佳 读物),《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凤凰传媒2013年“ ”读物、南京图书馆2014年“陶风奖”十大好书),《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商务印书馆2017年十大好书),《照人依旧披肝胆 入世翻愁损羽毛——刘雨虹访谈录》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发现李庄:一本战时风雅笺》为四川人民出版社“发现李庄”系列之第三卷,搜集了流寓李庄众多学者的诗词文赋、书信日记、回忆文章等,解读了史料背景及内涵故事。如陈寅恪与史语所陈槃、劳榦等人以诗唱和,林徽因李庄诗稿,董作宾似梆子腔、信天游般的叙事诗《香樟集(栗峰谣)》等,是理解 学者诗人性情的文本;书中回忆文章,包括石璋如《板栗坳 戏楼台 代所长》、费正清《李庄之行》、李霖灿《再谈玉龙雪山》等,丰富了大量细节,文字生趣盎然;书信部分是彰显人物个性,揭示事件曲折复杂的一手资料,呈现出学人情感与心迹。全书配有珍贵照片,如语言学家李方桂母亲、清廷画师李瑞韶写意小品、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水粉画、庞薰琹的贵州苗民图等。图文并茂,大量资料首度面世,既有学术价值、文献价值,也情感鲜活、呼之欲出,颇具可读性,是了解那个时代这些学人不可多得的文本。

................

[编辑推荐]

李庄,位于宜宾下游、长江南岸的一座小小古镇,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在抗日战争期间,这座古镇是与成都、重庆、昆明齐名的“四大文化中心”。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信件和电报只要写上“中国李庄”即可使命必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和社会所、营造学社、同济大学、中博院等文化机构将李庄作为安身之地,李庄的乡绅乡民以博大的胸怀和质朴的情感接纳了自己的同胞,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和知识的火种终得以保存。文化不灭,中国不亡,那时的李庄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

几十年过去,李庄的故事已渐渐掩埋于历史的烟尘下。2004年,一部《发现李庄》让李庄重回大众视野。一时间,李庄成为旅游热点。如今,李庄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2年4月26日,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同时开馆……

《发现李庄》的成功并没有让作者岱峻停下手中的研究。近二十年来,岱峻坚持田野调查,采访先生们的后人及当地人,采集了大量口述史资料,同时,他博览文献,持续追踪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多方引证。最新完成的三卷本《发现李庄》比2004版《发现李庄》增加了三分之二的内容。在结构编排上,也与老版完全不同,更具完整性和科学性。总之,新版三卷本《发现李庄》与其说是修订,不如说是“历经数年的重新写作”。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mobi(56+)
  • 无漏页(225+)
  • 品质不错(473+)
  • 值得下载(187+)
  • 体验还行(184+)
  • 推荐购买(144+)
  • 章节完整(130+)
  • 下载快(559+)
  • 速度快(130+)
  • 内容齐全(217+)
  • 种类多(505+)
  • 快捷(662+)
  • 赚了(578+)

下载评价

  • 网友 汪***豪: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师***怀: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常***翠: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屠***好:

    还行吧。

  • 网友 益***琴: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孙***夏: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訾***雰: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通***蕊: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田***珊: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辛***玮: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家***丝:

    好6666666

  • 网友 苍***如: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