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2015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最新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华图2015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最新版) 华图2015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最新版)精美图片](https://img3m1.ddimg.cn/57/19/23541861-1_h_1.jpg)
华图2015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最新版)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华图2015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最新版)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华图2015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最新版)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华图2015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最新版)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华图2015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最新版)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华图2015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最新版)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华图2015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最新版)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华图2015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最新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针对2015年大学生村官考试,知识涉及村官政策、村官备考策略、农业农村知识、法律、经济、哲学、历史人文、公文及作文写作等知识。本教材考点全面、讲解详略分明,是考生提升考试能力的不二选择。
书籍目录:
绪论
一、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内容
二、大学生“村官”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三、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政策保障
四、大学生“村官”选聘考试的现状
五、大学生“村官”选聘考试《综合知识》的备考策略
篇农业农村知识
本篇知识结构图
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章考点点拨
考点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
考点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安排
本章过关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现代农业
本章考点点拨
节农业基础知识概述
考点1:农业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考点2: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与作用
考点3:农业的发展历程与我国农业的现状
第二节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考点1:农业产业化概述
考点2: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三节现代农业建设
考点1:现代农业概述
考点2: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与问题
考点3:深化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本章过关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农村土地管理
本章考点点拨
节土地概述
考点1:我国的土地政策
考点2:土地所有权的类型及农村土地的分类
第二节集体土地所有权与集体土地使用权
考点1:集体土地所有权
考点2:集体土地使用权
第三节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宅基地使用权
考点1:土地承包经营权
考点2:宅基地使用权
本章过关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本章考点点拨
考点1:村务公开制度
考点2:民主管理制度
本章过关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五章农村基层党组织
本章考点点拨
考点1:农村基层党组织概述
考点2: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责
考点3: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本章过关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六章农业农村工作政策文件
本章考点点拨
节农业农村法律法规
考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考点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考点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考点4: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二节农业农村方针政策
考点1:近年中央一号文件总结
考点2: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摘要)
考点3: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摘要)
考点4: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摘要)
第二篇综合基础知识
本篇知识结构图
章法律常识
本章考点点拨
节宪法
考点1:宪法基本理论
考点2:国家机构
考点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节行政法
考点1:行政法概述
考点2:行政行为
考点3:行政复议
第三节刑法
考点1:刑法概述
考点2:犯罪
考点3:刑罚
考点4:与国家工作人员相关的几种常见罪名
第四节民法
考点1:民法概述
考点2:物权
考点3:人身权
考点4:合同
考点5:婚姻与继承
考点6:知识产权
第五节商法和经济法
考点1:企业法
考点2:破产法
考点3:保险法
考点4:反不正当竞争法
考点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考点6:劳动法
第六节诉讼法
考点1:行政诉讼法
考点2:刑事诉讼法
考点3:民事诉讼法
本章过关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政治常识
本章考点点拨
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考点1:哲学概述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本质特征
考点2:物质和意识
考点3:唯物辩证法
考点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考点5: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成果
考点1:思想
考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本章过关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经济常识
本章考点点拨
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考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及微观基础
考点2: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考点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第二节微观经济
第三节宏观经济
第四节国际经济
本章过关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历史、文学、科技常识
本章考点点拨
节历史常识
考点1:中国古代史
考点2:中国近代史
考点3:中国现代史
考点4:中国共产党党史
考点5:世界现代史
第二节文学常识
考点1:中国文学常识
考点2:外国文学常识
第三节科技常识
考点1:自然科学常识
考点2:高新技术及其成果
考点3:新中国科技成就
考点4:生活百科
本章过关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篇申论及“村官”公文写作
本篇知识结构图
章申论
本章考点点拨
节全面把握申论及申论考试
第二节阅读理解
第三节归纳概括
第四节提出对策
第五节论证分析及文字表达
本章过关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村官”公文写作
本章考点点拨
节公文概述
第二节规范性行政公文写作
第三节事务性行政公文写作
第四节公文处理
本章过关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四篇时政热点
本篇知识结构图
章重要时政专题
本章考点点拨
节十八大报告热点解读
第二节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第二章2014年国内国际时事
本章考点点拨
节国内时事
第二节国际时事
附录
新农村工作45问
作者介绍:
公司创办于2001年9月16日,是集面授培训、图书发行、网络教学于一体,拥有专兼职教师及专业研究员三千多人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是国内公认的公职培训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教育培训标杆企业,是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科学出版社等部门的合作单位。华图教育拥有遍布全国的35所分校、32个分部、202家学习中心,主要产品项目包括中央和地方公务员招录考试辅导,事业单位、军转干、三支一扶、村官、选调生、招警、招教考试辅导,以及口才与沟通、小语种、会计等培训项目。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节 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含义和特点
(一)公文的含义
从广义上讲,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为处理公务而形成的文字材料。广义的公文涵盖了全部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所谓通用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处理公务时普遍适用的公文,例如命令(令)、决定、通知、计划、调查报告、讲话稿等;所谓专用公文,是指在一定业务范围内,按照特定需要而专门使用的公文,例如法规公文、司法公文、外交公文、军事公文、经济公文、公关公文等。
从狭义上讲,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公文。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此前中共中央机关处理公文时以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为依据,行政机关处理公文式则以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为依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施行后,《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均停止执行。《条例》第3条规定:“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的特点
公文主要有下列几个特点:
1.公务性。公文所发出的信息是社会组织的公务信息,这是公文的首要特点。
2.规范性。公文规范性体裁是指《条例》所规定的体裁。《条例》规定的党政机关公文体裁主要有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和纪要15种。
公文非规范性体裁(事务性体裁)是指公务活动中实用性很强的惯用性体裁,主要有计划、总结、会议记录、讲话稿、调查报告、简报、述职报告、启事、感谢信、慰问信(电)、贺电(信)等。
3.法定性。只有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承担责任的单位或其法定代表人,才能成为公文的作者。
4.程序性。《条例》规定了公文拟制和公文办理的程序。具体来说,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其中收文办理主要程序是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等,发文办理主要程序是复核、登记、印制、核发等。
5.政治性。公文的政治性是由国家政权的性质、政党以及国家机关的阶级性质及路线方针决定的。
6.权威性。公文的权威性来自公文制发机关的权威性和合法地位。
7.时效性。公文的时效性是指公文在特定的时间期限内具有效力和过了特定的时间期限后以及被新的公文取代后即失去效力。
二、公文格式
(一)公文的书面格式
《条例》第9条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该标准是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的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英文名称也作相应修改;适用范围扩展到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对公文装订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和页码两个公文格式要素,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并对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进行较大调整,等等。将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页码位于版心外。
1.版头
版头,又称为文头、眉首,处于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宽度同版心,即156mm)以上(约占首页的1/3),包括公文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版头中的分隔线7个要素。
(1)份号
份号即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明公文份数序号,其他公文可不标识。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行。
(2)密级和保密期限
党政机关公文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标明密级的同时应标注保密期限,保密期限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分一年以内、一年及一年以上、长期和期限不作标注。期限不作标注一般按保密期限20年认定。
(3)紧急程度
紧急程度是指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紧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4)发文机关标志
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性简称。
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
联合行文时,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5)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是发文机关公文的排列顺序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顺序号三部分组成。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如“国发〔2009〕1号”的意思是国务院2009年1号文件,其中,“国发”就是国务院的机关代字,“2009”就是发文年份,“1”就是发文序号。议案、批复和函,一般在发文机关之后加“函”字,如国务院这三种公文的发文字号便写作“国函〔20××〕1号”。
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与其他机关联合行文,原则上应使用排列在前的机关的发文字号,也可以协商确定,但只能标注一个机关的发文字号。如果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可将发文机关字号和行距缩小。
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2行位置,居中排布;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编排,与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6)签发人
签发人是发文机关核准并签发该公文的主要负责人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上报的公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签发人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1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2行位置。“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
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个签发人姓名对齐。
(7)版头中的分隔线
版头中的分隔线,是指发文字号之下4mm处居中印的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分隔线。
2.主体
主体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附注、附件等要素。
(1)标题
《条例》第9条第7项规定,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标题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不同的处理。公文的常用标题:种是由发文机关、事由和公文种类组成,大部分公文都采用这种标题。第二种是由事由和公文种类组成,省略了发文机关名称,只有内容不太重要或机关内部公文才可采用这种省略发文机关名称的标题。凡重要公文,为体现发文机关的权威性,其标题都不应省略发文机关名称。第三种是由发文机关和公文种类组成,省略了事由。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发文机关,“令”是公文种类。只有在正文极短、省略了正文内容而不影响行文目的的情况下,才能省略事由。第四种是只写公文种类。如《布告》《通知》等。
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2行位置,分1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2)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编排于标题下空1行位置,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果主送机关较多,则应按照其性质、级别和有关规定或惯例依次排列,同性质或同级别的机关用顿号,不同性质或不同级别的机关之间用逗号。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当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除将“抄送”二字改为“主送”外,编排方法同抄送机关。如“主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既有主送机关又有抄送机关时,应当将主送机关置于抄送机关之上1行,之间不加分隔线。
上行的请示性公文只能有一个主送机关;公布性及法规性公文一般不标主送机关。下行的公文,主送机关较多的,可采用概括性的统称,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有的公文除主送机关外,还需要让另外的机关了解其内容或协助办理有关事项,这时可以使用抄送的形式。对上级机关要用“抄报”,对同级机关、不相隶属的机关或下级机关可以使用“抄送”。
(3)公文正文
公文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由开头(导语)、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是一份公文的核心。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编排于主体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每行28字,每页22行。
正文的人名、地名、数字、引文要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外文应当注明中文含义。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日。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文内使用非规范化简称的,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使用国际组织外文名称或其缩写形式,应当在次出现时注明准确的中文译名。
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他都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用阿拉伯数字作为结构层次序数,其顺序为:
层用“一、”“二、”“三、”……;
第二层用“(一)”“(二)”“(三)”……;
第三层用“1.”“2.”“3.”……;
第四层用“(1)”“(2)”“(3)”……。
公文正文一般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字体标注。
(4)附件说明
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5)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①发文机关署名。发文机关署名应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②成文日期。成文日期是指公文生效的时间。《条例》第9条第2款第12项规定,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一般右空4字编排。
③印章。印章是表示公文生效的凭证。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印章包括“发文机关印章”和“签发人签名章”两种形式。
加盖印章的公文: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的印章。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说说明)下空1行右空2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2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2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
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加盖签发人签名章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2行右空4字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签名章左空2字标注签发人职务,以签名章为准上下居中排布。在签发人签名章下空1行右空4字编排成文日期。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其余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依次向下编排,与主办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上下对齐;每行只编排一个机关的签发人职务、签名章;签发人职务应当标注全称。签名章一般用红色。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或签发人签名章、成文日期时,可以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解决。
(6)附注
附注是指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如“此件可见报”等。请示性公文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姓名和联系电话。公文如有附注,应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7)附件
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
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
3.版记
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版记主要包括分隔线、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要素。
(1)版记中的分隔线
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分隔线和末条分隔线用粗线(推荐高度为0.35 mm),中间的分隔线用细线(推荐高度为0.25 mm)。首条分隔线位于版记中个要素之上,末条分隔线与公文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
(2)抄送机关
抄送机关是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抄送机关排列顺序一般为:上级机关排一行,党政机关、军事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等排一行,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排一行,其他单位全排一行。
抄送机关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1字编排。“抄送”二字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印发机关是指具体主办、制发公文的机关,一般是机关的办公室(厅)或者秘书(科)处。印发日期即公文的付印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日期右空1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后加“印发”二字。
版记中如有其他要素,应当将其与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一条细分隔线隔开。
4.页码
页码是指公文的页数顺序号。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 mm。单页码居右空1字,双页码居左空1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二)公文的特定格式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了三种公文的特定版式,分别是信函格式、命令(令)格式和纪要格式。
1.信函格式
发文机关标志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居中排布,上边缘至上页边为30mm,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体字。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标志。
发文机关标志下4 mm处印一条红色双线(上粗下细),距下页边20 mm处印一条红色双线(上细下粗),线长均为170 mm,居中排布。
如需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应当顶格居版心左边缘编排在条红色双线下,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个要素与该线的距离为3号汉字高度的7/8。
发文字号顶格居版心右边缘编排在条红色双线下,与该线的距离为3号汉字高度的7/8。
标题居中编排,与其上后一个要素相距2行。
第二条红色双线上一行如有文字,与该线的距离为3号汉字高度的7/8。
首页不显示页码。
版记不加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分隔线,位于公文后一面版心内下方。
2.命令(令)格式
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加“命令”或“令”字组成,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0 mm,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体字。
发文机关标志下空2行居中编排令号,令号下空2行编排正文。
签发人职务、签名章和成文日期的编排见上文中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的编排格式。
3.纪要格式
纪要标志由“×××××纪要”组成,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 mm,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体字。
标注出席人员名单,一般用3号黑体字,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1行左空2字编排“出席”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仿宋体字标注出席人单位、姓名,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
标注请假和列席人员名单,除依次另起一行并将“出席”二字改为“请假”或“列席”外,编排方法同出席人员名单。
纪要格式可以根据实际制定。
三、公文语言和结构
公文语言是体现公文特色的规范化语言。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是对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公文结构在注意公文法规对各类公文结构的具体规定外,还要力求达到自然、完整、严谨、连贯、匀称。
第二节规范性行政公文写作
一、命令(令)
(一)命令(令)的含义和特点
命令又称令,是党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带有强制性、领导性、指挥性要求的公文。它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依照我国宪法等法律规定,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各部、各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可以发布决定和命令。根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发布决定和命令。
命令(令)属于指挥性下行公文。它集中地反映领导机关的指挥意图,要求下级机关认真执行,因而是具有法定权威性、庄严性、专用性和强制性的文种。
(二)命令(令)的格式
命令(令)的格式一般由标题、发文字号或令号、正文、落款组成。
1.标题
命令(令)的标题有下列三种组成形式:
(1)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多为行政令、奖惩令所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发行新版人民币的命令》。
(2)由“发文机关+文种”组成。多为发布令所使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3)由“事由+文种”组成。如《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命令》。
其中,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加“命令”或“令”字组成,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0 mm。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体字。发文机关标志下空2行居中编排令号,令号下空2行编排正文。
2.发文字号或令号
宣布实施重大强制性措施的命令、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命令一般列发文字号,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命令只列令号。一般有两种格式:一是国家领导人令文,以签署命令的领导人在任期内发令顺序进行编号,位于标题的正下方,如“第18号”。二是国家行政机关令文,按行政机关规定的发文顺序编排,或是令文序号,如“部令第6号”,或是按行政公文发文字号,如“国发〔2012〕25号”。
3.正文
命令(令)绝大多数不标受令者的名称,有少数命令(令),特别是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命令等,应明确标注受令者名称。命令(令)的正文一般由行令原因、命令事项、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
行令原因即正文开头,是发布命令(令)的原因、目的、根据、意义,要求写得简略精要。命令事项,即正文主体,以准确肯定的语言写出决断性、强制性的规定或措施。除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命令需对嘉奖的主要事迹精神作分析、评价外,一般只写硬性规定或措施。执行要求,即正文结尾,是对命令事项的补充说明或对受命者所提出的希望、要求、嘱咐,要与命令事项紧接、呼应。有些命令(令)可以不写执行要求。
4.落款
落款包括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
发文机关即发布命令(令)的机关或主要领导人姓名,以负责人名义发布的,应在其名字前冠以职务名称。
成文日期即签发或发布命令(令)的时间。一般来说,签发或发布的日期即为生效日期。发布令的发布日期、会议通过日期、生效(施行)日期不一致时,应分别标明。
二、议案
(一)议案的含义和特点
议案是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并需大会列入议程,进行讨论、审议和决定的议事原案,属于报请类公文。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议案的种类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案,重要事项案,机构改革、变动案,人事任免案,批准条约案,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案,财政预算案。
(二)议案的格式
议案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附件等五部分组成。
1.标题
议案的标题有下列两种形式:
(1)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议案》。
(2)由“事由+文种”组成。
2.主送机关
议案的主送机关即某级人民政府的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只能写一个。应顶格写,写全称,加冒号。
3.正文
开头写提请审议的缘由,包括提请此议案的内容、根据、意义或目的。
正文主体写提请审议的内容事项,篇幅可长可短。如内容较多,可以分段写,也可以以序数分条、列项写。要求一份议案只能阐述一个事项,解决一个问题,既不能一事几案,也不能一案几事。一般来说,议案提出的要求审议的事项内容在文中只是其名目,其真正审议的对象是随议案附上的法律、法规等文件本身。
正文结尾写提请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要求,如“请审议”“请予审议”“请审议批准”等。
4.落款
议案落款必须由同级政府首长签署,署名前冠以职务,不能盖政府机关的公章,成文日期即行政首长签发的日期。
5.附件
议案附件是根据正文需要附上的材料,即需要具体审议的法律、法规(草案)和重大政策性文件。议案的主要作用是引出作为审议对象的附件内容。有些议案事项直接写明在正文中,则可以没有附件。附件的标题注明在正文下方,落款前左方。
三、决定
(一)决定的含义和特点
决定是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的一种公文。决定主要有法规政策性决定、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的决定、奖惩性决定、任免性决定。
决定是属于决策性下行文种,具有权威性、指导性、稳定性和长远性的特点。
(二)决定的格式
决定的格式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大多数决定在正文前不列主送机关,在正文后也不落款,也有少数决定有主送机关和落款。
1.标题
决定标题一般为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模式,有的也可以省略发文机关。标题下一般标有成文时间。如果是正式会议讨论的决定,要在标题的下面写明在什么会议上通过或批准,其他决定的成文时间要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的决定》。
2.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决定的篇幅随内容而定。
开头又称决定缘由,要写明发布决定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接下来常用过渡词语,如“经会议研究决定”“为此,特作如下决定”等。
主体又称决定事项,针对决定缘由提出任务、措施、议案、要求等。篇幅较长的要用小标题,使人容易抓住各层次的中心。
结尾又称执行要求,以提出希望号召或执行要求结尾,也可对决定事项内容加以补充或强调,以加深人们对决定事项的认识理解,提高执行效力。
3.落款
标明发文机关名称,成文日期置于落款之后,也有的成文日期列于标题之下。
四、意见
(一)意见的含义和特点
意见是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公文。它的使用范围很广,可用于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意见的效力不尽相同。来自于下级的“意见”只有建议性质,一经上级批转或批准,就具有了指导性和约束性,可以说是报请性的呈转公文。来自于上级机关的“意见”具有“指示”性。
意见可分为布置性意见、建议性意见、批转性意见。布置性意见是各级领导机关向下级机关布置某项工作时使用的;建议性意见起参谋、参考作用;批转性意见的行文目的是为上级机关提供决策参考,或提出一些具体的设想和办法。它包括决策性、政策性、部署性、指导性的工作意见等,主要用于提出原则性要求、发文机关的见解及处理办法、具体的措施及安排。
(二)意见的格式
意见的格式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部分构成。
1.标题
意见的标题一般有下列两种组成形式。
(1)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
(2)由“事由+文种”组成。如《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见》。
2.主送机关
如果意见作为独立文种出现,应写明主送机关,可以是上级机关、平行机关或下级机关;如果作为非独立公文,则可以省略。
3.正文
正文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1)开头
开头要先交代提出“意见”的依据、办法、目的等,有时只提措施、办法,有时既提见解又提主张。一般用过渡性词语“提出如下意见”“特制定本实施意见”等引领下文。
(2)主体
主体部分要写明问题或工作的具体内容,还要写明处理问题的办法及对问题的见解,提出落实的具体措施,有明确的要求和希望。一般应采用分条、列项方式,既要讲清道理,又要注意具体措施的可操作性。
(3)结尾
结尾处一般用“以上意见供领导参考”“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等作结束语。
4.落款
落款包括发文行政机关和成文日期。规范性的意见可以把发文机关名称和成文日期加括号放在标题正下方。
五、公告
(一)公告的含义和特点
公告是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根据内容、作用和发布机关的不同,公告可以分为要事性公告、法定性公告、政策性公告、任免性公告。
公告有广泛的公开性,是普发性公文。有时国家也可以授权国家通讯社发布公告,其用法是“一文一事”, 不能将几件事放在同一公告中宣布。
(二)公告的格式
公告的格式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公告的标题有下列四种组成形式:
(1)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如《××省政府关于××的公告》。
(2)由“发文机关+文种”组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公告》。
(3)由“事由+文种”组成。如《关于××的公告》。
(4)单独由文种组成。如果同一事件连续公告,则依次编制文号,在标题下、圆括号内标注“第×号”等;同一事件只发一次公告,则不用文号。
2.正文
公告没有主送机关。公告的正文分为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开头
概括地写出发布公告的目的、根据或原因。多数公文篇幅短小,引文部分用一两句说明即可。有的可用“现公告如下”引起下文。
(2)主体
写清时间、地点、发出公文的机关和作出的重大决定事项。如果事情简单,可以不分段落;如果事项繁多,则可以分条列项。
(3)结尾
常以规范性词语“特此公告”“现予公告”结束全文。篇幅短小的公告也可以不写结尾。
3.落款
标明发布公告机关的全称。标题中出现发文机关名称的也可不写落款。成文时间可以写在文尾,也有居中标在标题下用圆括号括起的。重要的公告还可标明发布地点。
六、通告
(一)通告的含义和特点
通告是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规范性公文。常在两种情况下使用通告:一是政策法规性通告,在公布政策法令时使用;二是周知性通告,向社会公众公布应遵守事项的具体事务时使用。它有较强的专业性,多在特定范围内使用。
通告是属于法规性、政策性、知照性的公布性下行文种。各级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都可发布通告。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省级以下、县级以上党政机关用得较多。
(二)通告的格式
通告的格式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通告的标题格式有下列四种:
(1)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如《××县关于实行××××的通告》。
(2)由“发文机关+文种”组成。如《中国银行通告》。
(3)由“事由+文种”组成。如《关于××的通告》。
(4)只写文种。即《通告》。
2.正文
(1)开头
开头写明发布通告的原因、根据,要开门见山。应该注意的是法规性通告必须写清法律法规依据,所列依据必须紧扣通告内容。缘由的后面承启常用“通告如下”“特作如下通告”等。通告是对公众的,一般不用写抬头。
(2)主体
主体,即通告的具体事项或规定。内容比较单一的,可不分条写;内容比较多的,则应分条列项地写。总的要求就是要便于有关单位或个人了解和遵守。
(3)结尾
结尾一般为“特此通告”之类的用语,以示强调。有些通告干脆不用结语。
3.落款
落款包括署名和日期。
标题已有发文机关,并在标题下署上了日期的,可不用落款。如果标题没有发文机关,也没有日期,则落款处必须署上发文机关名称和日期。
七、通知
(一)通知的含义和特点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两个以上机关就同一事项发出的通知称为联合通知。需要上级单位了解通知内容时,可用抄报的形式告知。通知对受文者有较强的约束力和强制性。
通知具有传达、指示、部署、知照、转发、批转公文等多方面作用,具有广泛性、时效性、周知性特点,是一种使用范围很广的公文。通知通常是下行文或平行文。
(二)通知的格式
通知的格式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部分组成。
1.标题
通知的标题有下列三种组成形式:
(1)由“发文机关+介词(可省略)+通知内容+通知”组成。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由“通知内容+通知”组成。如《关于召开全市安全工作会议的通知》。
(3)只写文种,即《通知》。
根据特殊情况和具体需要,在文种“通知”前,加程度词,如“联合通知”“紧急通知”“补充通知”等。
如是印发、批转、转发性通知,则应在标题中标明是“印发”或“批转”或“转发”。
2.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还可以是所有下属单位。位置在第二行或第三行,顶格写,主送单位后边加冒号。通知的主送单位,一般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主送单位是一个或两三个,这种情况可将几个单位的名称全部写上。另一种是主送机关很多,属于普发文件,这种情况采用概括的写法,如写成“各市、地人民政府,省直各厅局”等。
3.正文
通知的正文,因种类不同,在格式和写法上有所差别。一般由通知缘由、通知事项、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
(1)通知缘由
说明发通知的原因、目的或根据。然后用承启用语“特作如下通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后”“特紧急通知如下”等转入通知事项部分。
(2)通知事项
主要部署工作任务,阐述工作意见、措施、办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般以分段式或分条、列项写,要求写得具体明确,条理清楚,以便下级贯彻执行。
(3)执行要求
执行要求是正文的结尾。一般以“以上通知,望认真执行”“特此通知,请认真贯彻执行”“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行”等惯用语结尾。
4.落款
落款包括发文行政机关(印章)和成文日期。一般应标注发文机关名称,并在下一行写上成文日期。也有的通知在标题标注了发文机关,落款可只标注日期。
(三)通知的分类
从性质和内容上划分,通知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发布性通知
这类通知在国家机关发布(或废止)有关法规和条例、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规章和发布有关重要文件时使用。这类通知的正文一般都比较简短而精炼,由制订原因、被发布(或废止)文件的名称和执行要求等三部分组成。被发布(或废除)的文件通知以通知附件的形式一并下达给有关单位执行。
2.转发性通知
这类通知一般是对上级机关、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发来的公文,需要下属单位知晓或执行时使用。转发性通知的正文通常由转发公文的名称、转发要求两部分组成,有时还有对被转发公文的评议和转发的目的,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贯彻措施和补充规定。被转发文件一定要作为通知的附件发给受文者。这类通知的受文单位一般是下属单位,所以往往不用受文机关名称。
3.批转性通知
批转性通知和转发性通知一样,是将公文转达有关单位执行贯彻的一种通知。但转发性通知是在转达上级机关、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时使用,而批转性通知是在批准下级机关的公文,再转发给下级机关或有关单位贯彻执行时使用。批转性通知的正文一般由批准转发公文的内容和执行要求两部分组成。未经“同意”或“批准”的公文不能批转,可用“批复”等形式处理。如公文在“批转”时有增加的内容时,就用较具体的“批准通知”发布,批转的文件随“批准通知”附送。
4.指示性通知
指示性通知通常是在上级机关对下级布置任务、指示和安排时使用。这类通知的内容一般较具体,不宜用“命令”或“指示”等文种发布。所以其篇幅一般较长,且有较详细的条文。这是一种下行文,有较强的约束力。其正文通常由通知缘由、通知内容和执行要求等三部分组成。
5.知照性通知
向有关单位告知某件事件,交代有关事项,不需要办理或执行时,使用知照性通知。这类通知一般在公布机构成立(或撤销)启用印章或重申机关的职权范围时使用,行政约束力较弱。
6.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是常见的通知类型,以召开某次会议的有关事项为内容,一般包括会议名称、主持单位、会议内容、起止时间、参加人员、会议地点、报到事宜及有关要求等。具有保密性质的会议,其通知的内容可作部分省略。会议通知必须提前发布,发布的形式视受文范围而定,可通过报纸等发布,也可通过函发,甚至直接在黑板上发布。通知的时效性强,函送时一般要注明“会议通知,即到即送”“紧急”等字样。
7.一般性通知
除上述各类通知外,还有关于一般事项通知,叫做一般性通知。这类通知用途较广,一般由基层单位发布,通知内容比较单一、具体。
八、通报
(一)通报的含义和特点
通报是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时使用的公文。通报用于公布一般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例、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借以教育机关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以先进为榜样,以错误为借鉴,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通报主要有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传达性通报和事项性通报。
通报是下行文或平行文。与通知一样,通报有传达和告知的作用。通报具有引导性、警戒性、典型性等特点。
(二)通报的格式
通报的格式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部分组成。
1.标题
通报的标题有以下三种组成方式:
(1)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如《××市政府关于表彰先进单位的通报》。
(2)由“事由+文种”组成。如《关于××××的通报》。
(3)只有文种。即《通报》。
2.主送机关
通报一般应有主送机关。有时通报也通过登报、张贴等形式发布,这时可不写主送机关。
3.正文
一般按开头(通报缘由)、主体(通报事项)和结尾(决定要求)等内容及其顺序进行框架设计和安排材料。
开头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出全文的主题。如果是传达上级重要精神的通报,应概括介绍这一情况的发生时间、覆盖面及其性质、影响等;如果是表彰通报或批评通报,则要交代出单位或人物的基本情况,表明发文机关的基本态度。
主体是通报全文的重点和核心,应写明需要表彰或批评和需要传达的重要政策精神的事实。开门见山、简明具体地交代事情的经验、主要情节与结果。并在写清事实的基础上分析事情发生的背景、主客观原因,进而总结出经验或教训。
结尾应提出或推广或戒防的要求或希望。表彰性和批评性的通报,应交代事实经过、对事实进行分析评价、写明组织予以表彰或处理的决定,同时提出对表彰或批评对象以及对读者的希望、要求。为了防范和杜绝类似错误发生,批评性通报的结尾处,通常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的措施或规定。对于传达性通报,一般不写决定要求。
4.落款
在正文右下方标明发文机关名称,写明成文日期。
九、报告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村官考试教材】紧扣考纲、突出考点、名师讲解、免费练习、在线评估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无漏页(224+)
- azw3(187+)
- 博大精深(184+)
- 体验好(250+)
- 格式多(356+)
- 收费(75+)
- 方便(395+)
- 字体合适(497+)
- 三星好评(140+)
- 无多页(61+)
- pdf(409+)
- 章节完整(385+)
- epub(290+)
下载评价
- 网友 师***怀: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薛***玉: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相***儿: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宫***凡: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冷***洁: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融***华: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林***艳: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冉***兮: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游***钰: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潘***丽: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车***波: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焦***山:
不错。。。。。
- 网友 寿***芳:
可以在线转化哦
喜欢"华图2015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最新版)"的人也看了
- 预售 【中商原版】DP中文B考试指导 上册 写作篇 港台原版 吴星华 香港三联书店 IBDP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及预测试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试题解答及分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会展英语 李世平,黄彬 编 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管理类联考老吕数学要点精编(MBA MPA MPAcc 第4版 2019)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九年级上册化学全解沪教版】9年级上册初三上册薛金星初中教材全解同步讲解练习教辅全析课后答案工具书辅导上海教育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岩体多源声学及应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 (平装)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内家拳基础功法-英汉双语( 货号:756443310)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二年级数学(下册 配北师)期末好成绩(2010.12印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9分
文化贡献:6分